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堂是上帝在尘世的居所,二十世纪初的哈尔滨已经是一座沉浸在教堂钟声里的城市,对于当时流浪的宗教信仰者来说,宗教以一种文化移聚、发散的形式,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哈尔滨城市生活构架的骨髓里,几乎形成一种惯定生活的行为文化。索菲亚教堂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建造在当时哈尔滨教堂兴建的盛期,宏大的规模、瑰丽的造型、庄重曼妙的色彩,散发着温情的宗教气息使其在成为一座杰出宗教建筑的同时,也成为了拜占庭艺术在哈尔滨城市的历史歌者和形象代言人,成为现代哈尔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地标之一。抛开建筑空间结构关系不谈,清一色清水红砖砌筑的空间艺术造型和装饰形态是整个建筑装饰艺术升华的根本起锚点。 文章从砖饰图案形式出发研究教堂装饰的具体特征及艺术形式,心理学成为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和大量分析图示的观点来源,以详尽的分解图示和分析语言总结出索菲亚教堂砖饰的装饰特征形式,指出砖的装饰特性为砖块砌筑艺术提供了充分的结构和装饰意义支持。图底关系、空间形态、光影界面、肌理色彩等构成元素是建筑空间艺术形式的外在表达,通过砖饰对于建筑本体功能意义表现,读解出砖饰之于建筑及其场所环境的积极意义,进而上升至研究建筑本体借助砖饰视觉景观所形成的构成语境内容研究。 装饰内涵、建筑语境、美感意义是形成索菲亚教堂砖饰艺术构成语境的基础,通过对教堂空间情境的语义,方式、情感的全面读解,更期望从索菲亚教堂清水红砖砌筑的空间形式语言里,可以回归到其建筑的感情实质——清水红砖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愉悦、文化温暖和精神慰藉,从开始到现在,以及未来。 应该说,在整个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里,索菲亚教堂的建筑艺术有着极具文化温情的表现力,现代人对其建筑艺术的读解应该从其装饰艺术——也就是清水砖所砌筑的空间装饰体开始,读解一种宗教装饰艺术的形式语言,读解一种契合了历史空间情境的建筑美学,同时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哈尔滨独特的城市群体记忆。因此,研究索菲亚教堂的装饰艺术是极具时代性、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