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型和粒型QTL定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当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粒型和穗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两个重要构成要素,粒型和穗型QTL定位与克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育种利用价值。前期研究利用Saber/茭白稻和宝大粒/矮格拉2套群体,分别在第6和第7染色体检测到2个影响每穗颖花数的QTL qSNP6和qSNP7。本研究利用连锁标记筛选剩余杂合体,构建分离群体,进行QTL 验证。在Saber/茭白稻的F4分离家系群体中,检测到2个相邻的每穗颖花数QTL,qSNP6-1定位在RM3183和L83之间,LOD值为2.92,贡献率达到5.04%,qSNP6-2位于L83和A15之间,LOD值为2.98,贡献率达到5.07%,证实了初定区间存在颖花数QTL。利用宝大粒/矮格拉的3个F5家系群体鉴定穗部性状QTL,其中两个群体的每穗颖花数QTLqSNP7-1和二次枝梗数QTLqNSB7-1定位于A39和C197之间,而一次枝梗数QTLqNPB7-1和qNPB7-2分别定位在C204与W65、W65与A39两个相邻的区间。另一套群体中仅检测到了二次枝梗数QTL qNSB7-3和每穗颖花数QTL qSNP7-3,分别位于C114与C177、C177与C204两个相邻的区间。上述这些QTL都落在原定位区间RM542与A83之内。利用籼稻品系9311(细长粒)和粳稻品种BG1(圆粒形)作为亲本,构建F2群体,经性状调查、图谱构建和QTL检测,结果获得3个QTL信息.其中位于第3号染色体标记RM15607与RM6080之间检测到1个粒宽QTL qGW3,解释了5.11%的粒宽变异;在第6染色体标记RM2126与RM6467之间和第12染色体的RM28501与RM7018之间,分别检测到穗长QTL qPL6和qPL12。
其他文献
土传病害被认为是植物界最难治愈的病害。我国是农产品大国,由于需求量高,经常对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进行高密度连续栽培,使得土壤肥力消耗过快,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理化指标的恶化;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自我修复能力下降。田间单一品种植物种植现象严重,复种指数高,为土产病害提供了寄生宿主和繁殖环境,助长了土产病害在土壤中的积累。目前防控土传病害的方法主要通过化学杀菌剂和生物杀菌剂,由于化
学位
商业银行是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主体。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在政策制度建设、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披露详细程度仍有待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外部约束弱、技术和数据获取存在障碍等问题。欧美发达国家从内化商业银行环境负外部性、降低环境信息披露难度、强化公众参与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经验。下一步,中国可基于国际经验,从强化外部约束和基础支撑、改进激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排除由过量饮酒或其它对肝脏具有明确损害因素所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或以显著肝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二脒那秦(diminazene,DIZE)作为ACE2的激活剂可以激活RAS代偿通路,在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在NAFLD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探讨了 D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是我国重要草食性经济鱼类之一。团头鲂养殖产量在2015年已超过50万吨,目前已经跃升我国水产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而江苏省的团头鲂产量更是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随着团头鲂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导致团头鲂病害爆发,甚至造成大量死亡,制约着团头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病害爆发时,免疫系统是鱼类抵御病原微生物的首要防线,在免疫系统中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