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烧与传热强化的试验及数值模拟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5709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煤、石油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能源不仅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且开发潜力巨大。随着近年来成型技术及燃烧技术的发展,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作为主要的生活用能来源,生物质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不同,生物质与煤的成分和结构不相同,决定了其燃烧设备在结构设计、空气供给等方面与燃煤锅炉有所不同。目前生物质能的利用以直接燃烧为主,燃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受热面上的沉积问题最为严重,不但阻碍了受热面的热量传递,而且对锅炉效率产生影响。本文在自行设计的气化燃烧炉上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燃烧方式为逆向燃烧,燃料从上部送至燃烧室,燃烧空气从顶部强制鼓入,新燃料受下面已燃烧的燃料层的预热、干燥,进而着火燃烧。首先对玉米秸秆、棉秆及木屑颗粒燃料进行了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热值的测定。其次,利用热电偶测量炉排及炉膛内的烟气温度,利用烟气分析仪测量烟气中的CO浓度,研究炉排面积热负荷、炉膛容积热负荷、燃料含水量及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生物质燃烧的炉排面积热负荷、炉膛容积热负荷及过量空气系数。通过所建燃烧炉,研究了换热表面污垢沉积对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污垢沉积层导致传热恶化,使传热系数大幅降低。以换热表面的污垢增长率为指标,试验研究了燃料种类、燃料粒度、烟气速度对沉积的影响,总结了引起换热表面灰沉积的原因。针对燃烧炉沉积问题严重、传热不足的缺点,采用换热管内插旋转扭带的方法强化传热。利用CFD技术,建立了扭带管内流体流动的三维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对扭带管及光管内流体的温度场及速度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扭带管内流体做三维螺旋运动,相同高度截面上轴向速度、切向速度及径向速度均高于光管;扭带降低了流体截面的平均温度,强化了传热。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传热系数及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以传热与流动性能比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扭带的最佳结构尺寸。最后,对内插旋转扭带的换热管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扭带使换热管的传热系数提高35.9%。旋转的扭带具有清除换热表面污垢的作用,清灰后传热系数提高约20%,减少了换热表面的灰沉积,提高了热能利用率
其他文献
低聚果糖具有显著的营养和保健功能。研究菊粉内切酶水解菊粉生产低聚果糖,选育菊粉内切酶高产菌株,是功能性低聚糖研究中的热点课题。   本文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主要有
温度传感器作为实现温度检测的重要元件,在科研、工农业、国防等部门应用非常广泛[1-2]。铂丝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区间范围大、化学性质稳定、检测精确度高,铂是制造热电阻最好
油页岩资源将是未来常规能源的替代物,但其高湿分会对大规模开发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的流化床干燥技术,以高温低含氧量的烟道气为干燥和流化介质,应用到油页岩的
伴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问世,超导技术的应用从原来的液氦温区上升到液氮的温区。高温超导电机作为超导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应用得到了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关注,它与传统的电机相比具有效率高,能耗少,体积小以及质量轻等特点。因此,高温超导电机具有很大的应用市场,也将是21世纪各国重要的科技攻关项目。作为高温超导的研究热点之一,高温超导中过冷液氮的研究已经成为高温超导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低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无烟煤等优质动力用烟煤的贮量比例不断下降,许多电厂都纷纷将目光投向新兴的煤炭资源——褐煤,将其作为电厂补充燃料用于混合燃烧。而褐煤的高水分是限制其大量用于电厂燃烧及降低电厂热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索对褐煤的高效、清洁的干燥方式,以提高褐煤品质,降低褐煤含水率,从而提高电站燃用褐煤的能量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大量应用褐煤于电站燃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较先
低温外科手术已在多个国家获得广泛应用,尤其是最近十几年更是引人瞩目。虽然我国这方面起步较晚,但现在已有上百家治疗机构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积极从事此方面的研
非共沸混合工质在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应用拓宽了环控装置的制冷温度范围,为解决高温区制冷量衰减快、压缩机排气温度高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中高温制冷剂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工质具有不同于纯工质的温度滑移特性,这一特性有助于缩小制冷剂换热温差,降低不可逆传热损失,提高系统循环效率,起到使系统节能的作用。第二章使用RefProp8.0软件模拟计算了R22与R142b组成的混合工质在不同质量配比下的热力学性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