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辅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给予抗病毒治疗与未给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c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及生存期,探讨抗病毒辅助治疗对HBV相关HCC预后的影响,分析HBV相关HCC的预后影响因素,为HCC的预后改善及三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的HBV相关HCC患者6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均为阳性且根据肝细胞癌诊断标准(2011版)确诊为肝细胞癌。根据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抗病毒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及1年、2年、3年生存率。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统计在不同巴塞罗那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Classification,BCLC)、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患者生存情况,其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手术切除+TACE、保守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日期为2017年1月。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两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626例HBV相关HCC患者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临床资料对比626例HBV相关HCC患者中,抗病毒治疗者292例,未抗病毒治疗者334例。抗病毒治疗组男性249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为(56.6±9.5)岁;合并门静脉癌栓者66例,腹腔转移者15例,远处转移者18例,肿瘤单发者205例,多发者87例,肿瘤直径<3cm者47例,肿瘤直径位于3~5cm者74例,肿瘤直径>5cm者92例,血清AFP≥400ug/L者124例,血清AFP<400ug/L者168例,HBV-DNA≥10^3拷贝/ml者106例;Child-Pugh分级中,A级234例,B级48例,C级10例;BCLC分期中,0期5例,A期91例,B期104例,C期82例,D期10例。未抗病毒治疗组男性283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为(56.1±9.3)岁;合并门静脉瘤栓者86例,腹腔转移者31例,远处转移者33例,肿瘤单发者231例,多发者103例,肿瘤直径<3cm者11例,肿瘤直径位于3~5cm者64例,肿瘤直径>5cm者138例,血清AFP≥400ug/L者166例,血清AFP<400ug/L者169例,HBV-DNA≥10^3拷贝/ml者49例;Child-Pugh分级中,A级236例,B级80例,C级18例;BCLC分期中,0期2例,A期48例,B期143例,C期123例,D期18例。2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生存期比较抗病毒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9.1±2.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4.3%、53.9%、49.3%。未抗病毒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0.1±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3.1%、29.0%、23.1%。Log-rank检验提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 P<0.001)。3 BCLC分期联合抗病毒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BCLC分期为B期、C期的患者抗病毒治疗与未行抗病毒治疗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X2=5.4 P=0.02;X2=21.7 P<0.001)。4不同治疗方法联合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的生存期比较在采用手术切除、TACE、手术切除+TACE、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组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X2=7.9 P=0.005;X2=9.9 P=0.002;X2=8.3 P=0.004;X2=21.0 P<0.001)。5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手术切除与手术切除+TACE治疗的生存期比较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单纯行手术切除与手术切除后预防性给予TACE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无统计学意义(X2=0.006 P=0.936)。6影响HBV相关HCC预后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肝内转移、肝性脑病、门静脉瘤栓、腹水、腹腔转移、远处转移、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血清HBV-DNA、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治疗方法和抗病毒治疗是HBV相关HCC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和肝硬化不是HBV相关HCC预后影响因素(P>0.05)。7影响HBV相关HCC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腹水、肿瘤数目、肿瘤大小、BCLC分期、抗病毒治疗是HBV相关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血清AFP、腹水、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和BCLC分期是危险因素,而抗病毒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1抗病毒辅助治疗可延长HBV相关HCC的生存期。2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BCLC分期越早,生存期越长。3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手术切除后预防性给予TACE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与单纯行手术治疗效果相当。4血清AFP、腹水、肿瘤数目、肿瘤大小、BCLC分期、抗病毒治疗是HBV相关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针对旗山矿的煤泥特点,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以此,希望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针对目前我国选矿厂能耗较高的现状,分析了选矿厂能耗的分布,提出了节能降耗的方法和途径。
自明朝晚期至鸦片战争前 ,中国逐步形成了闭关锁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内容 :限制通商口岸、实行洋行制度、限制外国商人行动、限制出口物种与数量。主要成因 :政治上 ,天朝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该研究在对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进行回顾的
目前,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湖区5省(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和山区2省(四川、云南),血清学诊断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测效能方面
目的:采用三种不同的脱细胞方法制备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支架,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免疫原性以及构建真皮替代物等方面,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细胞载体
通过选定区域生态环境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评定权重、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判等步骤建立敏感性因子指标体系,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导演介绍:谭诺,女,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画编导专业本科毕业。影视作品及获奖情况:2005年导演联合作业三维动画片《井底之蛙》,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五届学院奖(三维动画最佳短
目的建立基于碳纳米粒子(CNPs)的荧光DNA生物传感器,并对其应用在检测手足口病病毒EV71进行可行性、灵敏性及影响因素等分析。方法利用蜡烛灰制备CNPs并检测其表征。其后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