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次介绍了因明的各个论式:
首先,古因明论式从十支到五支,各有自己的特色。十支论式中更多的是论辩方面的东西,实际应用力比较强。五支论式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除了世亲的五支以外,合支都与因支不是完全相同的。而世亲的五支则在喻支上做出了较大的改革,出现了假言命题,从而为陈那继承发扬其学说并创造出三支论式做出了理论准备。另外还有一种所谓的“七支论法”或者“七支论式”,是对判断形式的一系列概括。
其次,新因明论式主要是陈那的三支,再就是将因明论式推到顶端的法称修订的二支。因为汉传因明中更多被提到的是陈那的三支论式,所以本文也将陈那三支作为重点进行分析。本文着重对九句因和因三相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中用集合的方法对九句因重新进行了解读,又用欧拉图等方法分析了因三相,得出与前人不尽相同的结果,并指出其结论得出的必然性,说明陈那三支具有演绎性,成为集演绎、归纳以及类比于一身的论式。法称的二支论式删除了三支中的喻,从而使得论式中归纳成份彻底消除,而具有完全的演绎性。
最后,通过对因明论式各个阶段的介绍和着重于逻辑与语用因素的分析,经过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因明论式的发展过程中,逻辑因素越来越明显,语用色彩则逐渐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