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总体人”思想探析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斐伏尔是二十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致力于对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辩证法学说抽象地运用于日常生活领域,从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日常生活革命。列斐伏尔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的解放”为纲领,加之尼采的超人理想,提出了一种以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组合而成的“三位一体”为前提的“总体人”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一样,列斐伏尔也将“总体人”作为他追求人本主义的最核心的终极目标。但是由于列斐伏尔对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思想的“抽象解读”,导致其笼统地将人的“异已存在”抽象地理解成人异化的根源,将马克思运用在经济领域的异化思想扩展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认为只有从总体的思维角度出发,以总体性革命为目的,将“总体人”作为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目标,才能够彻底消除异化。具体说来,列斐伏尔的“总体人”思想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总体人”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上达到了主-客体的统一;“总体人”是完全彻底地消除了“异化”的人;“总体人”是自由集体中自由的个人;“总体人”超越了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审美实践。列斐伏尔的“总体人”思想开辟了马克思“总体人”思想的新思路——将人类自我解放转化为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他的“总体人”思想沿继了马克思人的解放旨趣,再现了总体性革命的现实意义。但是,无论列斐伏尔将“总体人”放置在何等高度,他的本质目的不过是想借助于马克思的语言“模式”打击斯大林教条,抒发自己主观意识中理想的人本主义乌托邦,并以此抨击苏联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与德国法西斯主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美育教育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断提升个人审美素养的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审丑”现象,并且这一现象
心灵和意识问题不仅是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中心问题,更是当代心灵哲学与脑科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20世纪以来,在对意识研究的潮流中,许多著名的哲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原创媒介理论思想家,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地球村”等理论在电子时代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已然成为现实。人们生活在一个由媒
2007年8月14-24日,应俄罗斯建筑业协会和捷克中国商会的邀请,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的建筑工程定额管理考察团,赴俄罗斯、捷克两国进行了考察访问.考察工作经过多方的努力,
“行动”是阿伦特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她全部思想的关键。阿伦特通过对行动的推崇,来反对西方传统哲学中对积极生活的忽视及与此相应的对沉思生活的迷恋。行动不同于为生活
本文在克拉克等学者提出的创业型大学概念的基础上,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个案对美国创业型大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作者首先通过将创业型大学与其他类型的大学作比较,总结出了创业型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缺陷、时代发展对医学教育的挑战以及前所未有的医患关系紧张局面无疑构成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出场背景。2012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