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拉》中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通常植根于黑人的传统文化,关注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命运。她的很多作品都将处于种族、性别以及阶级歧视三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与自我抗争刻画地淋漓尽致。《秀拉》是莫里森的早期作品,该小说塑造了秀拉,伊娃和奈尔三位关系密切却性格不同的黑人女性。在充满种族、性别和阶级歧视的社会大环境下,她们追求或选择各自向往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收获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秀拉的反叛固执,伊娃的独立自主和奈尔的传统与觉醒,向读者呈现了黑人女性的不屈与伟大。本文用黑人女学者贝尔·胡克斯的黑人女性主义观点,对《秀拉》中三位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做出分析,旨在揭示黑人女性遭遇的困境与压迫,以及赞扬她们追求自由与平等,不屈不饶的精神。文章主体首先讲述了女主人公秀拉勇敢反抗传统,追求自我身份及精神自由的经历。她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向广大黑人妇女树立了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的榜样。然后,文章分析了一位典型的黑人母亲伊娃的形象。伊娃独立自主,坚韧顽强,在家里扮演着创造者的角色,极具威严。虽然她本身也存在着性格缺陷,但她始终深爱着她的孩子,并不失为一名伟大的黑人母亲。最后,文章阐述了奈尔历经了儿时的反叛,婚后选择回归保守,但最终醒悟。她的顿悟,表明她将把秀拉的自我探寻的精神发扬下去,也让读者看到了黑人女性自我身份追寻的希望。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秀拉》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分析,为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秀拉,伊娃和奈尔各自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经历,她们的成功或失败都显示出黑人女性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也激励着广大妇女在生活中坚持自我探寻。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从历史研究的历程中可以发现,在实施历史研究时,一般都是将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历史研究的不断发展中,研究者对于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史学理
1,1,1,2,2-五氟丙烷作为第四代制冷剂中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介绍了1,1,1,2,2-五氟丙烷的多种合成方法,并指出以合成2,3,3,3-四氟丙烯路线中的中间体为原料,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研究与应用可有效提升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的效率与安全性,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具有巨大应用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充分发挥BIM技术在我国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规划,而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在可持续发展层面的重要实践。文章从哲学基础、发展基础和实践基础层面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