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硼非晶与碳纳米材料的复合及其储、制氢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传统化石能源的储存量在急剧减少。绿色、环保、高效的氢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被认为是未来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氢气的安全贮存与运输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备是其广泛应用的前提。在储氢方面,传统的储氢方法具有耗能高、容器质量大等缺陷;在制氢方面,目前获取氢气的技术有生物质产氢、天然气裂化产氢、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和电解水产氢等。有研究表明,钴硼化合物在电化学储氢和电解水析氢领域的研究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极大兴趣。本论文通过简单的球磨合成方法,制备出了非晶钴硼修饰的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非晶钴硼化合物修饰的石墨烯(GR)杂化材料(Co-B-GR),并研究了 Co-B-GR材料的电化学储氢性能。首先我们将钴粉与硼粉在800 r下球磨15 h得到非晶钴硼前驱体,其次通过钠还原乙醇制备石墨烯,然后将钴硼前驱体与石墨烯在600 r下球磨5 h得到Co-B-GR杂化材料。该工作首先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RTEM)分析了 Co-B-GR的微观组分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非晶钴硼中的硼原子取代了石墨烯六元环中的碳原子,实现了非晶钴硼化合物与石墨烯的杂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确定了 Co-B-GR材料的稳定结构模型,并从该模型出发模拟研究了 Co-B-GR材料的电化学储氢机理。电化学储氢测试及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以上机制及Kubas增强吸附作用下Co-B-GR材料的不同氢吸附位点,并表明Co-B-GR材料的储氢容量可达710 mAh/g(2.68 wt%)。2、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分子筛”,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制备了 Co2B单分子分散体,研究了所制材料的电催化析氢性能。首先我们将钴粉与硼粉在600 r下球磨15 h得到非晶钴硼前驱体,然后将钴硼前驱体与多壁碳纳米管在300 r球磨6 h,得到多壁碳纳米管层间插嵌Co2B单分子的复合材料。该工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RTEM)分析了所制材料的微观组分和结构。结果表明Co2B分子插入了多壁碳纳米管层间,实现了 Co2B单分子分散体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层间插嵌(MWCNT/Co2B-M)。碳纳米管可看成是石墨烯卷曲而成的中空管状体,石墨烯片层两侧的对称的电子云不再对称,在多壁碳纳米管内部空间形成一个特异的电子环境,特异的电子环境对碳纳米管内部的催化剂分子的催化性能有良性调控作用。通过对Co2B单分子插嵌多壁碳纳米管层间的材料与非晶Co2B复合多壁碳纳米管的材料(MWCNT/Co2B)进行电化学析氢测试,结果表明,Co2B分子插嵌的MWCNT/Co2B-M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其起始析氢过电位为-83 mV,其阴极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116 mV,塔菲尔斜率为99 mV/decade。而MWCNT/Co2B材料的起始析氢过电位为-103 mV,其阴极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167mV,塔菲尔斜率为130 mV/decade。
其他文献
[目的]揭示葫芦岛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利用NECP2.5°×2.5°分析资料以及Micaps实况资料对2015年6月10日—11日葫芦岛局地暴雨过程和对农
抗击疫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打好疫情阻击战。在倡导居家隔离的建议下,线上下单、送货上门的购买物资方式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方式。互联网医疗行业有平安
为了解决Hadoop大数据平台的部署过程复杂以及运维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化部署与监控Hadoop平台的系统方案。该系统可以自动化部署Hadoop平台,并监控集群及其中各个服务
宝宝,你去过故宫吗?有没有细瞧故宫的屋顶?当你仔细观察这些屋顶,会发现上面蹲坐着一排默默守护着房屋的小怪兽,它们静静地遥望蓝天,显出一副很神秘的样子。它们到底是谁呢?
一、2001年日用电器行业发展概况2001年是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一年,受国内和国外市场旺盛需求的拉动,日用电器生产企业在克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等因素的影响,行业生产保
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肠源性囊肿的主要手段,但因大部分属囊性且与延髓、颈髓、后组颅神经、椎动脉紧密粘连而影响治疗效果。回顾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03年3月至20
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点技术云计算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了雾计算的概念及其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