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积雪属于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积雪消融产生的融雪水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在积雪消融过程中,浅层土壤水热状况与融雪水下渗具有互馈作用,是影响融雪产流模拟的重要参数,但目前针对不同遮蔽条件下分层积雪物理特性及土壤水热互作效应机理缺少系统性的观测分析,致使难以在融雪径流模型中区分不同下垫面条件对积融雪水文效应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对新疆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流域下游试验区2017年11月~2018年3月有无遮蔽条件下(林冠下、开阔地)积融雪过程中积雪与冻土要素进行观测与分析,尝试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雪属于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积雪消融产生的融雪水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在积雪消融过程中,浅层土壤水热状况与融雪水下渗具有互馈作用,是影响融雪产流模拟的重要参数,但目前针对不同遮蔽条件下分层积雪物理特性及土壤水热互作效应机理缺少系统性的观测分析,致使难以在融雪径流模型中区分不同下垫面条件对积融雪水文效应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对新疆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流域下游试验区2017年11月~2018年3月有无遮蔽条件下(林冠下、开阔地)积融雪过程中积雪与冻土要素进行观测与分析,尝试揭示分层积雪物理特性及浅层土壤温湿度垂直变化规律与差异特征,分析积雪消融期内土壤分层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气温与二者间的定量关系,以期系统理解大气-植被-积雪-冻土间水热耦合关系,并且对开展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成果如下:
(1)积雪稳定期内,林冠下雪层均温(-8.69℃)略高于开阔地(-9.70℃);开阔地含水率变化呈单峰型,至粗粒雪层(0.950%)达峰值,林冠下雪层液态含水率自新雪层(0.215%)至深霜层(0.787%)呈上升趋势;林冠下积雪密度均值(0.1516g/cm3)略低于开阔地(0.1772g/cm3),积雪密度及含水率随气温逐渐降低均符合一元线性回归减小趋势变化。
(2)积雪消融期内,开阔地融雪速率(0.96cm/d)明显大于林冠下(0.68cm/d);积雪密度变化呈单峰型,至中粒雪层(0.3406g/cm3;林冠下)与细粒雪层(0.3224g/cm3;开阔地)达峰值;林冠下与开阔地积雪含水率峰值均集中在细粒雪层,分别为1.415%和2.110%;积雪密度与含水率随气温逐渐升高分别符合一元线性回归及指数增加趋势变化。
(3)积雪消融期内,开阔地土壤温度呈大幅度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林冠下全层土壤温度呈现上升-平稳维持的波动过程;各层土壤湿度变化基本呈轻微“双峰”形状;同一深度土壤水热关系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且自地表随剖面深度增加呈减弱趋势;气温对浅层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程度均高于更深层次的土壤。
其他文献
绍兴是精致的。 好像是用五彩丝线密密绣出来的荷包,鸳鸯喜鹊荷花翠盖,那么灼灼生动。又像一个穿旗袍的女子,有玲珑婉约的身姿,她执一把小伞经过你身旁,经过,你觉得那天的风和阳光都是好的,是清芬的。 绍兴是一座靠海的城市,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是真算古老的了,可是走近它,一点也不觉得它苍老。小桥,流水,书法的墨香,黄酒的酒香……这一切都在滋润着这座城市,清逸,秀雅,别具风流。绍兴,就这样不老在时光
1 后来,我才知道,同年爷给家里送的那条鱼,是他平生第一次因事相求给别人送的礼,也是最后一次。 那天中午,下班回家,一推门,很意外看见同年爷和同年妈坐在客厅沙发上。母亲正在厨房忙碌。见我回来,两个老人双双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满脸堆笑地望着我,客气地招呼着下班了啊。多年不见,同年爷同年妈露出了久别重逢的惊喜,目光炯炯地打量着我。他们客气,见外,生分,让我觉得走进的不是自己的家,而是一个会议室。
鄱阳湖盆地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及水文地质调查的方式对鄱阳湖盆地地下水系统进行划分并对各含水系统特征进行描述,同时采用等值线图法、舒卡列夫分类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法、相关性分析及离子比例系数法对研究区所采集的153个地下水水样进行离子分布特征、水化学分类特征、地下水化学成因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认识:
(1)以地下水水动力条件为依据,共划分出赣江等6个二级地下水水流系统、锦江-赣江下游等14个三级地下水
清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把睡觉列为行乐之法,“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觉不仅能恢复精力,还能强筋壮骨。他的这一点看法似乎与莎士比亚相同。莎翁借麦克白之口说睡眠是“苦工后的沐浴……大自然的第二道菜,人生筵席上的主要滋补品”。 其实,一个人的睡眠一般分两个时间段——夜里和中午。中午的睡眠称午休或小憩。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尤其是大城市大公司的职员们,在职场打拼,很难有午睡时间。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节律,谁
在插板透水丁坝水流特性及冲淤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CCHE2D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插板透水丁坝透水孔孔数和布置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透水孔最佳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并对不同勾头型式插板透水丁坝区水沙特性及冲淤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最优的T型勾头插板透水丁坝型式,以及主要分析了不同因素对T型插板透水丁坝区水流特性及局部冲刷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在来流量、透空率等因素不变条件下,孔数越多,丁坝上游水面线越高,下游水面线越低,坝前坝后流速均越小,缓流效果越好,流速均匀性越好
为了能够进一步改善高寒山区融雪径流的模拟精度,更好地指导冰川融雪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伊犁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采用具有高分辨率模拟精度的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WRF)模式单向耦合可变下渗能力(VIC)水文模型,并借助数据同化方法改善WRF模式的气象模拟精度,构建基于数据同化校正后的WRF-VIC陆气耦合模型,开展高寒山区融雪径流模拟研究。
借助GFS再分析数据作为WRF模式的初始条件,选取14个物理参数组合方案,采用9km:3km的双层嵌套方式对研究区三个时段的降水和气温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村庄更远的地方,是一棵棵树,稳稳妥妥地托着头顶的蓝天和白云。我绕着村庄跑一圈,村庄大大小小的树也绕着我跑一圈。蓝天像一顶高耸巨大的蒙古包,搭在村庄周围的树梢上。树梢上盛开着一块块洁白的云,一切事物都像是在云里或者树梢上移动、奔跑。 村庄里,与牛呀马呀狗呀羊呀相比,长得最快的就要属树了。它从一棵幼苗到一棵大树,总是急着向上生长,树长得比我快多了。树不会跟村庄人争路,也不会跟牛、羊、马、狗争路,树一
针对糙条的研究,前人已阐明糙条在弯段泄槽内水力特性及消能导流机理,但糙条对弯道水流冲击波的影响分析及糙条布置参数等内容尚未开展。鉴于此,论文进行相关试验,分析糙条对冲击波的特性影响并提出具有普适性的糙条布置参数。
首先,通过设计圆心角60°,中轴线半径75cm的溢洪道模型,对比有无糙条情况下的溢洪道弯段泄槽内冲击波水流能量及水面结构,分析糙条对弯道水流冲击波的特性影响,并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溢洪道内部水体流场,了解糙条对冲击波的干扰原理;其次,将冲击波特性分为能量与水面结构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模
装配式建筑顺应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前期装配式类型的确定和预制构件类型的选择都会对后期的设计环节、制作环节以及施工安装环节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客观、科学、合理的选择预制构件的组合方案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目标的角度,对不同预制构件组合方案进行评价,以寻求综合考虑下的最优方案。分析总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并提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阶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建立了预制构件组合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并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对实际工程
新疆各地兴建了多座百米级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现成为竞争性强的优势坝型。施工规范提出“心墙沥青混凝土在连续碾压过程中,结合面温度不宜低于70℃,且不高于90℃”。但受到新疆高温高寒气候条件的影响,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难以控制,导致心墙沥青混凝土结合区会出现施工质量上的缺陷。并且现今沥青混凝土的渗透性研究大多处于低水头,不能很好的反映沥青混凝土心墙在高渗透压力下的压密效应。因此,采取室内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沥青混凝土高温碾压侧胀及低温结合区的渗透性。现场进行了心墙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分别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