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话题。尤其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国内消费扩容提质既能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源动力,促进需求侧改革,又能通过培育和发展新需求促进外循环,形成国际国内两大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众多学者对居民家庭消费、住房消费、医疗消费等微观行为和城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话题。尤其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之下,国内消费扩容提质既能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源动力,促进需求侧改革,又能通过培育和发展新需求促进外循环,形成国际国内两大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众多学者对居民家庭消费、住房消费、医疗消费等微观行为和城市消费率提升等宏观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这些研究都基于静态的统一市场之下,缺少从空间流动的视角分析消费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体验式消费活动日益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借助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跨地区消费。目前,随着城际消费行为日益频繁,城际消费流动对促进资源要素跨地区流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之下,关于跨地区消费的研究日益兴起。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国民经济有着基础性、先导性的影响。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降低地区间的沟通和运输成本,提高区域市场可达性,增强区域之间经济交流和对话的频率,促进各类要素跨越时间和空间自由流动。此外,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促进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辐射扩散,形成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从微观经济活动来看,交通基础设施能够影响企业投资,以及居民跨地区就业、旅游、消费等行为,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借助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进入外地市场,与当地市场产生沟通与互动,从而促进流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以2016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际消费数据为样本,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考察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市场可达性对跨地区消费的影响,并从行业异质性、消费流向、资源配置效率等多个方面探究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可达性对跨地区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达度高的城市,无论是消费流入量还是流出量都高于通达度低的城市。(2)市场可达性改善对跨地区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虽然市场可达性对房地产消费、医疗消费、购物消费、休闲旅游消费和金融服务消费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具体而言,房地产>医疗>购物>休闲旅游>金融服务。(3)不同行业的跨地区消费均存在明显的省际分割效应,即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在本省进行消费。市场可达性改善,无论是对省内消费流动还是对跨省消费流动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就作用力大小来看,对跨越湖北边界的样本作用力最大,依次分别为跨越江西边界样本、湖南边界样本、省内样本。(4)市场可达性提升对跨地区消费的影响存在方向上的不对称性,消费更多地从中小城市流向中心城市,为交通基础设施“虹吸效应”的存在提供了来自城际消费流视角的证据。(5)市场可达性对跨地区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层面的异质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市场可达性改善对跨地区消费的改善作用越明显。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的建议是:(一)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持续关注省际交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资源要素跨省流动与配置提供媒介和载体。强化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统一市场的形成,让外围城市更好地融入“高铁经济圈”“1小时都市圈”,分享城市通达度提升带来的经济红利。(二)持续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市场化进程。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之间加强沟通协作,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建立完善的跨省沟通和交流机制,完善省际交通网络,积极推动跨省消费发展,最终建立起层次鲜明、结构完善的一体化城市群消费网络体系。(三)明确城市定位,因地施策。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带来了通达度提升,但也带来了“虹吸效应”。中小城市要找准产业定位,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以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经济基础吸引消费流入。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许多超级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随之带来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导致了城市拥堵现象的频发。交通流预测是计算机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和研究热点,对道路的交通规划,实时动态交通信号优化,实时动态路线规划和交通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交通流短时预测问题能够为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提供很大帮助。虽然城市交通拥堵的短时预测问题
在粒子物理学中,标准模型(SM)之外是否存在一个额外轻标量粒子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由于Atlas和CMS实验组在双光子通道中寻找约95GeV处光共振态的结果不一致,我们还不知道低质量区标准模型(SM)以外的物理性质。我们研究了最小Dilaton模型(Minimal Dilaton Model,简称MDM)中的一个轻标量粒子。该模型相对于标准模型(SM)而言多了一个新的标量粒子Dilaton粒子,最小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环境慢慢取代自然环境形成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受城市建筑结构、排列方式、建筑材料的影响,城市温度高于乡村温度,城市高温影响能源的需求及居民舒适度。学者针对建筑结构对城市街道峡谷流场结构的影响进行大量研究,但目前仍缺乏建筑屋顶形状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本文以冬冷夏热城市-武汉市为例,城市街道峡谷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5.3a,建立冬夏
随着自动驾驶产业的蓬勃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逐渐兴起。GNSS/INS/LiDAR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三维重建和环境感知的核心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自动驾驶和设施巡检等领域。以铁路环境为例,铁路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加速北斗等高精技术在铁路环境中的应用,实现铁路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铁路智能化意味着传感器平台不仅需要明晰自己的位置,还需对特定场景下的地物进行识别及提取分类,从而满足高级别的感知及规划控制任
本论文主要涉及钯催化碘代联苯类化合物和四元环硅的(4+4)扩环反应。有机硅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高效的选择性的构建碳硅键是合成新的有机硅分子的重要方法,在新药研发和材料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钯催化,一步反应,切断碳碘键,碳氢键和碳硅键以构建新的碳碳键和碳硅键。该反应以醋酸钯为催化剂,醋酸钾为碱,无需配体参与,并以2.5 mol%的催化剂载量制得一系列硅杂联辛烯联苯类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机理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介入性治疗技术和新一代溶栓剂等再灌注治疗手段的大范围、规范性应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心肌梗死后继发的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继续探索新的可行的防治策略以减少心肌损伤,帮助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修复至关重要。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脏损伤后的心功能恢复,然
我国青年动漫文化是我国动漫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在个体心理、价值倾向、审美旨趣、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对青年群体产生了全方面影响,这些影响有利有弊,弊端不容忽视,亟需解决如何引导我国青年动漫文化有序健康发展这一理论与现实问题。目前,学界关于动漫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研究颇多,不少学者看到了动漫文化对青少年多层次、全方面的影响,然而,专门研究青年这一特定群体内部形成的动漫文化以及如何引导我国青年动漫文化的
近年来,团队建设和团队理论受到普遍关注,组织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团队来处理日益复杂多变的经营问题。在团队管理中,组织期望员工能够利用彼此的互补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超越团队中任何个体的技能和经验,更为显著地提升团队整体的绩效水平,这使得员工也会因此产生达到高绩效水平的紧迫感,从而产生团队绩效压力。尽管现有研究指出了团队绩效压力的积极效应,但并未明确相关积极效应的具体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且缺乏团队层面的整
本论文以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研究对象,野外实地考察了中华水韭的现存种群和绝迹种群所在地。调查研究了中华水韭栖息地的生境特征,特别是水体物理化学特性与中华水韭自然分布及其生长状况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引起中华水韭濒危灭绝的外部环境因素。同时,在控制条件下观察测定了相关生态因子对中华水韭景天酸代谢活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中华水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
在我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如何准确测度经济发展质量,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现有的测量方法为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而构建指标体系,需要准确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同时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基本保障,判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不可避免要谈及制度。因此,本文立足我国制度环境,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制度质量指标展开研究,并尝试构建科学完善的制度质量衡量指标,通过比较分析指标设计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