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型城镇PM2.5浓度变化规律及源解析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其中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空气中PM2.5(Particular Matter2.5)的浓度过高。本论文以冀南地区典型的农业型城镇-邢台南和县为研究区域,主要分析和研究了该区域内大气颗粒物PM2.5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各类型污染源的PM2.5排放情况。首先,通过监测当地PM25的浓度,并结合气象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揭示南和县行政区域内大气颗粒物PM2.5的浓度变化规律;其次,通过实际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确定当地各类型污染源的具体信息和相关的基础数据;再次,根据排放清单对当地各类污染源一次生成的PM2.5排放量进行核算,并对核算结果进行准确性分析;最终,明确各类型污染源一次生成PM2.5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南和县PM25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全年范围内,冬季为PM2.5浓度最高的时期,春季为PM2.5浓度最低的时期。南和县PM2.5日均浓度超标情况较为严峻,从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空气质量在优良以上的天数为136d,占全年总天数的37.26%,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的天数63d,占全年总天数的17.26%。其中,空气质量优良时期主要集中在3月-6月和8月-10月;而重度污染天主要集在11月、12月、1月和2月。在小时范围内,污染浓度较高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早上6点到8点以及夜间11点到凌晨4点两个时段。并且在冬天取暖季,由于燃煤的原因使PM25峰值较夏季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2)南和县现有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截止到2014年底),摸清了南和县行政区现有污染源的情况。工业源中,工业企业年总用煤量2.19×105t,玻璃全年总产量9.60×104t,黏土砖全年总产量1.62×108块;流动源中,当地机动车总量为56998辆,其中,汽油车53288辆,柴油车1618辆;道路总里程695km,高速公路26.6km,省道81.7km,其他道路587km。农业源中,当地耕地面积5.52×104hm2,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为2.27×104hm2,林地面积5.00×103hm2,果园面积263hm2;农用机械计7171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63台,总动力2.14×107kW,小型拖拉机4788台,总动力2.30×107kW,联合收割机920台,总动力9.38×105kW;农村冬季燃煤量为6×104t。  (3)污染源一次生成PM2.5排放量核算及其贡献率分析  通过前期得到的调查数据和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得到当地各类型污染源一次生成PM2.5年排放量及贡献率分别为:工业源144t,占30.22%,流动源143t。占29.95%,农业源190t,占39.83%。其中,在工业源中,当地的玻璃企业和砖窑企业分别贡献37.66%和60.02%。流动源中,机动车贡献19.60%,道路扬尘排放占80.40%,其中,机动车中的中型和重型货车贡献了64.29%,道路扬尘中,省道排放贡献了66.16%。农业源中,农户的原煤散烧贡献了65.68%。  (4)提出降低当地PM2.5排放量的可行性建议  通过数据核算结果,提出以下建议:玻璃企业可以改造末端除尘设施,砖窑企业应当全部关停或者保留2-3家,保留的企业必须加装严格的除尘设施。尽量淘汰旧国标车辆,鼓励使用国四及以上型号车辆,公交车全部换成燃气车辆或电动车辆。加强道路的清扫和抑尘措施。目前当地正在进行农村煤改气工程,可以使农村冬季取暖改用燃气炉取暖,不具备煤改气的地区,加快推进型煤的推广,引进高效取暖炉具。  综上所述,本论文明确了农业型城镇南河县域PM2.5的浓度变化规律,并核算了工业源、流动源和农业源PM2.5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最后提出了降低当地PM25排放量的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在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采矿工艺也日新月异,使得人类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掠夺不断加深,矿山生态环境所受到的损害也更为严重。全球范
期刊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是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文章从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入手,指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时代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措施,以
有效防治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学科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优化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已有文献证实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是调控能量代谢的重要枢纽,并且能够通过增加葡萄糖摄取、促进自噬、抑制凋亡来减轻缺血心肌的损伤。文章总结了AMPK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寻求以AMPK为靶点防治心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