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指导者和教师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是否高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双重把握,以及能否以此为依据,设计出目标明确、计划详实、切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教学过程。在现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多以教材、教学参考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但实际上,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掌握到怎样的程度,达到怎样的认知结构,直接影响教学的达成度。基于诊断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正是将学生放在教学设计的第一位而开展的研究。基于诊断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本着为学生服务,诊断学生在教学前已经掌握的知识情况、认知结构,以及其他将会影响其学习的多方面因素,并基于诊断中所呈现的学习起点和个体差异,进行更贴切学生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教师既是教学设计者也是教学实施者,体现了学生既是教学的参与者也是教学的服务对象。笔者期望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教学设计提供值得参考的设计模型、设计流程。全文由七个章节构成,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目的、方法、思路与框架。对国内外与诊断方法、诊断工具、教学设计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简要陈述,旨在继承中创新、借鉴中完善。第二章对“诊断”和“教学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较详细地罗列了与本研究相关的重要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设计、教育评价以及B.S.布卢姆(下文简称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意在为研究提供较为扎实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基于小学数学课前诊断的现状提出课前诊断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流程。从诊断应当具备科学性、注重测量学生的思维性,考虑设计的整体性以及诊断过程应达到更高的效能几方面阐述了诊断的原则,并结合诊断设计流程为本研究的开展指明方向。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是基于诊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练习进行设计。第四章具体阐述了如何基于课前诊断流程,从分析教学内容、预判学生起点、编制诊断试题、实施诊断的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和个性差异,有序地设计教学目标。并根据基于诊断设计教学目标的流程,切实开展教学实践,设计教学目标,得出一些具有操作价值的结论。第五章,首先对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沪教版)》(以下简称《数学(沪教版)》)教材内容进行梳理,这种梳理有助于本研究从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完整性开展实践研究;其次在对教学内容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诊断切实开展关于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旨在结合学生的反馈与实践情况,得到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案。第六章,基于数学课堂练习诊断流程展开,基于学生对于练习正确率的反馈情况设计最为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练习,这种设计一方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考虑学生在知识上的易错点,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设计课堂练习。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结论与展望。主要陈述了诊断对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练习设计三方面的影响与改变;对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阐述,为日后更深入地开展研究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