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现状,比较不同特征的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的差异,分析其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并明确该医院患者安全文化优势区域和待改进区域,为加强该院患者安全文化提供建议,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法:利用文献调查法,广泛查阅了患者安全文化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问卷调查法,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4份,有效率为92.8%。以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HSOPSC)为调查工具,调查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利用EpiData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对不同特征的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进行独立t检验、方差分析,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各维度之间关系用相关性分析,针对影响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被调查的464名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总体感知得分为(3.68±0.94)。在感知的各个维度中,科室内团队合作得分最高,为(4.34±0.63),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意愿和行动和对差错反馈与沟通维度得分较高,人员配置得分最低(2.40±0.84)。2.患者安全文化总体的积极反应率为57.85%,在各个维度积极反应率上,科室内团队合作、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意愿和行动、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的积极反应率较高,均大于75.00%,是优势维度;事件报告频率、人员配置和对差错的非惩罚反应积极反应率小于50.00%,属于待改进维度。在所有条目中,A5本科室员工工作时间长于患者安全护理的时间的积极应答率最低,为8.60%,事件报告频率这一维度的三个条目,积极反应率均低于50.00%。3.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科室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不同科室在总分、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医院管理支持、对患者安全的总体感受、沟通的开放程度、交接班与转科、对差错的非惩罚反应及科室间协作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3、3.592、3.065、4.007、2.602、2.966、2.875,P<0.05)。且妇产科患者安全总分最高(168.67±20.43),内科和外科的得分较低(154.98±17.61)(153.99±18.09)。用工形式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它在沟通的开放程度、人员配置、对差错的非惩罚反应和科室间协作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4、5.330、3.296、3.415,P<0.05),合同制员工的患者安全得分高于正式在编人员和人事派遣员工。了解患者安全次数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发现次数越多,其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越高。是否带教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在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意愿和行动、交接班与转科和科室间协作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2.049、-2.011,P<0.05)。没有带教的医务人员在这三个维度得分均较高。患者安全文化熟悉度是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除对差错的非惩罚反应维度,其他各维度及总分都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研究所调查医院的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总体感知得分为(3.68±0.94)。在感知的各个维度中,科室内团队合作得分最高,为(4.34±0.63),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管理者促进安全的医院和行动和对差错反馈与沟通维度得分较高,在人员配置得分最低。2.科室内团队合作、管理者促进安全的意愿和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这三个维度是该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的优势区域,事件报告频率、人员配置和对差错的非惩罚反应三个维度是该院的患者安全文化的待改进区域。3.医务人员的所在科室、用工形式、了解患者安全次数、是否带教、患者安全文化熟悉度是该院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