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巢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大量的使用以及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得巢湖的水生生态系统、水产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并加速了富营养化的进程。以巢湖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南淝河入湖区、十五里河入湖区、塘西河入湖区、派河入湖区、新河入湖区、西半湖湖心等六个采样点,随着不同季节的改变,对各环境理化参数(水温、pH、DO、TN、TP、COD)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按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西半湖湖心、新河入湖区水质较好,派河入湖区、塘西河入湖区、南淝河入湖区、十五里河入湖区水质较差。通过SPSS 17.0软件分析,细菌总量在各采样点的年平均值与水温、总氮、总磷、COD之间的变化趋势呈强正向关性,与pH变化不相关,与DO变化呈强负相关。可以看出,水温、总氮、总磷、COD等指标能反映出水质中细菌含量的高低。对各采样点的细菌数量平均值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924,可以认为细菌数量平均值与综合污染指数呈强的且为正的相关。水环境中高含量的有机物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繁殖,促进细菌数量的增加。针对目前控制水华发生的生物除藻技术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除藻菌株对藻生长的抑制。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b点(十五里河入湖区)作为采样点,取3个不同位置的水样通过0.22μm的纤维滤膜过滤,扩大培养后加入适应期的藻液中,取黄化藻液作为分离菌种的材料,经反复试验获得有较强的抑藻能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三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WD1与模式菌株Acinetobacter johnsonii SH046同源性达到99%,初步鉴定WD1为约氏不动杆菌;细菌WD2与多种Pseudomonas mendocina同源性达98%,初步鉴定其为门多萨假单胞菌,G1为恶臭假单胞菌株Pseudomonas putica,同源性达99%。试验表明WD1、WD2、Gl对鱼腥藻130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WD1、WD2对铜绿微囊藻912抑制效果不明显,G1对铜绿微囊藻912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将这三株细菌的菌液经离心、高温灭菌、细胞破碎等处理后对鱼腥藻1303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这三株菌均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的方式间接溶藻。将三株菌的不同生长期菌液加入鱼腥藻中,结果表明,衰退期的的WD1菌液对供试藻的抑藻效果比对数期、稳定期菌液更好;稳定期的WD2菌液对供试藻的抑藻效果最强;G1菌液在稳定期时对供试藻的抑藻效果更为强烈,其次为对数期的G1菌液。WD1、WD2的溶藻活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而G1的溶藻活性物质对热较敏感。三株菌的溶藻活性物质,在强酸条件下,溶藻活性有所降低,中碱性条件下可以维持其溶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