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新增病例约260万,死亡病例约180万,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其中,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全球年患者超过500万,年死亡人数达40万,以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经过长时间的化疗导致耐药,常常导致治疗的难以进展。所有肿瘤细胞有着共同的特点即肿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的能力,肿瘤治疗的最终目标亦是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及手段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国内外对于细丝蛋白A (FilaminA,FLNa)的研究逐渐增多,FLNa是细胞骨架蛋白,可与多种功能蛋白相结合,参与调节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粘附、迁移及侵袭等行为。相关数据证实FLN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其表达水平高低提示患者预后,在乳腺肿瘤组织中,FLNa亦有表达。有报道证实缺乏FLNa的黑色素瘤细胞对射线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增强。目前,对于FLNa参与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相关报道较少。实验目的:研究FLNa对辐射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实验方法:1.MTT法:分别检测MDA-MB-231(FLNa+)及MB231-KD(FLNa-)两种乳腺癌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及给予辐射抑制细胞增殖后生存率的变化,初步研究FLN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2.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FLNa+)及MB231-KD(FLNa-)分为假照组及8Gy剂量辐射组,并分别在0h、8h、16h、24h这4个时间点收集细胞进行细胞周期检测,研究FLNa对两种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3.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dc2磷酸化的表达:上述不同时间点下各组细胞内cdc2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的检测,研究其影响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实验结果:1. MTT实验结果:两种乳腺癌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生存率无明显变化(P>0.05)。给予不同剂量的辐射后,两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FLNa+组相比,FLNa-组细胞抑制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细胞周期实验结果:不给予辐射情况下两种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给予8Gy剂量辐射后两种细胞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出现明显差异,在辐射后16h开始两种细胞均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现象,在辐射后24h FLNa-细胞仍表现出明显的G2/M期阻滞现象,相反FLNa+细胞则逐渐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3.蛋白检测结果:不给予辐射情况下两种细胞内cdc2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8Gy的剂量辐射后的8小时两种细胞内cdc2磷酸化水平开始增加,在辐射后的24小时FLNa+细胞内cdc2磷酸化的表达明显减少,FLNa-细胞内的cdc2磷酸化的表达却仍呈现高表达状态。实验结论:1. FLNa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无影响。2. FLNa可以调节辐射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3. FLNa通过调节cdc2的磷酸化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周期G2/M期阻滞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