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调查研究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顺应新环境发展而产生的深层次服务,在新信息环境下,学科服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这项新兴的服务对于图书馆和读者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促使图书馆更好更快的发展,助推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本次研究选取了贵州公办19所本科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先使用网络调查了解贵州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大致情况,再针对若干高校进行实地和问卷调查,进行深入了解,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为贵州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考。本研究采取“理论研究+实践调查+总结分析”的研究思路,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大概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并提出本次研究创新点、研究内容及方法等。第二部分:理论介绍,这部分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特点以及模式,阐明开展学科服务的重要作用,为展开调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探索其借鉴价值及实践启示。第四部分:现状调查研究,首先对贵州省19所公办本科院校图书馆进行初步调查研究,通过网络和文献调研来了解贵州高校各馆学科服务进展的大致情况。再对提出学科服务的7所高校图书馆进行实地和访谈调查,主要对学科服务制度建设、学科馆员状况、学科服务具体实施内容及学科资源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最后还针对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用户满意度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第五部分: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的因素,通过前文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科馆员专业人才不足、学科服务制度体系缺失、学科服务深度及影响力不够、学科用户满意度低等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分别从领导、馆员及用户等三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第六部分:对策探讨,本部分基于现状,围绕提出的问题,再结合学科用户的建议,为贵州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第七部分:总结与展望,先对全文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再对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最后还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了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正值深入推进“双创”的黄金创业时期,在这样良好的社会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降低其融资成本。由此,“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应运而生,通过“股权+债权”的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股权投资获得的超额收益覆盖信贷资金的高风险。到目前为止,投贷联动业务的试点工作开展不到四年的时间,但过程并
进入社会转型期,乡村的经济以及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新的乡村场域下,单一建制村独立自治的模式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和无奈。十八大以来,为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些地方突破了以单一建制村为治理单元的空间制约,开启了重构乡村治理单元的联村共治实践,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作为一种新的乡村治理模式,联村共治遵循着独特的运作逻辑,为此,联村共治的根本诱因、内在运行机理以及实践效果等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展开研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社会各主体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同时,公共就业服务的对象需求逐步个性化、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化、服务方式逐步多样化。强化农村公共就业服务,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同时,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当前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气候冬暖夏凉,典型喀斯特地貌孕育出了大量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山地特色农产品。然而种植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农民并没有获取很高的收益,其原因是:生产过程缺乏保障、出售的农产品附加值较低、销售上存在一定困难等。本研究以贵州省紫云县红芯红薯为例,从保障、生产、加工与销售四个层面探索了紫云县红芯红薯产业链延伸路径,分析了紫云县红芯红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扶贫攻坚中举足轻重。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资源,丰富多样的山地文化,以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宣传推广,发展山地旅游恰逢其时。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山地旅游更是成为喀斯特山区乡村地域精准扶贫的有效之路。近年来,随着山地旅游的发展,喀斯特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制
进入新时代,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协作治理的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以G市水环境治理中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关系为线索,紧紧围绕“怎么协作”来回答“双河长制是什么”,也即双河长制的运行逻辑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为此,笔者在G市某环保公益组织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了参与式调查,从而对“双河长制水环境治理运作机制和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揭示出了“双河长”运作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回应了
本文围绕比较阅读方法,基于对不一样文本的引入,对两篇文章的类似点、不同点开展深入对比,除了使学生注意文本可能不被重视的细节,也可以使其进一步认知及体悟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涵。从教学层面来分析,对于这两篇文章,可先对比相同的地方,使学生了解文本内涵以及思想,接着,再对比文本的不同点,进而深入把握文本语言。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不仅受到子女所在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影响,还受到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的概念及形式基础上,本研究将家庭文化资本界定为家庭主要成员即父母亲与其子女,在家庭场域内通过交流沟通、行为实践和事件影响等方式所积累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包括身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和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三种形式。本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如何提高社区中医药的服务质量以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是政府及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管理学及基层卫生服务相关理论,采取需方视角,对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调查了解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分析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总分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方法:采用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评价量表,对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区接受过社区中医药服务的195名患者进行问卷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府部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切的主题。分税制的改革,实现了中央政府提高其在财政总收入所占比重的目的,重塑了政府为农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各种公共资源以项目进村的方式实现了村庄的治理。项目治村逐渐成为了政府对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也成为学界对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关切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