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苤蓝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关于苤蓝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农业栽培方面,对其分离纯化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还鲜有报道。虽有文献报道苤蓝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降血糖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并没有对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所以并不清楚具体的活性成分。为了更好地认识、利用和开发苤蓝资源,本论文对苤蓝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和纯化,并对得到的化合进行了结构鉴定和抗肿瘤活性筛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和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实验条件—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溶剂种类对提取率影响很大,采用甲醇可获最高提取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作溶剂,在温度50℃,料液比1:35,提取时间3h(期间超声40min),提取2次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可获得44.6%提取率。2.对苤蓝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相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利用UPLC-ESI-Q-TOF-MS技术,对苤蓝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相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通过综合分析保留时间及一级质谱提供的化合物分子量信息及二级质谱裂解碎片信息,共从中鉴定出包括苷类、香豆素类、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及氨基酸类等在内的19个化合物。3.对苤蓝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苤蓝甲醇浸膏用水转移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通过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重结晶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一系列分离纯化手段,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综合红外、核磁和质谱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解析,共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是:24-epicampesterol、β-谷甾醇、正十六烷酸、正十八烷酸、香豆素、3,4-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β-胡萝卜苷,化合物6、7、8初步鉴定为神经酰胺葡萄糖酯。4.对苤蓝甲醇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以苤蓝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四种浸膏,及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比色法,选择HCT-116、M-29直肠癌细胞和H-460肺癌细胞为受体细胞,测试样品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发现四种萃取相中石油醚相的抗肿瘤活性最好,水相次之,正丁醇相最差。石油醚相对三种肿瘤细胞的增殖都有抑制作用,在受试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随样品浓度增高而增加。石油醚相对H-460、M-29、HCT-116的IC50值分别是48.50μg/mL、65.94μg/mL和143.68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