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高中生从身理角度和思维的角度都是处于人生的转型期,因此高中的历史教学更多的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担。历史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历史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目前高中的教学离不开历史材料,无论是历史教材的编写,还是历史课堂的组织,更或者是历史试题的编制,都已经离不开历史材料了。笔者根据自己五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对历史史料教学做了自己的思考,认为目前的高中史料教学基本上符合了历史教学的要求。从教材的编排体系上来看,专题式的模式更容易培养学生对于具体的问题深入思考能力,锻造学生从宏观和微观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通史教育中史实堆砌的弊端,从掌握知识逐渐的向分析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方向转型。21世纪以来,高中在史料教学方式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教材的编写更注重史料的价值,史料以图片、材料、表格等等方式呈现出来,给了学生学习历史很大的帮助。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中过于枯燥的弊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分析能力。教学课堂也改变了满堂灌的形式,老师千方百计的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掘对课堂有益的历史材料。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相对以往更为充实和极具趣味性,史料教学在高中阶段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也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教育改革的方向。为了将史料教学做的更好,笔者认为更应该在完善史料教学形式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应用教材中的历史材料,以及对教材进行史料补充的过程当中,高中现阶段存在着重视史料教学模式而忽略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现象,使得史料教学流于形式,课堂的效率比预期的要低。这样既没有很好的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得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折扣,因此本文就希望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史料教学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结合点,使得史料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