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帘作为连接室内和室外环境的重要介质,在室内纺织品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窗帘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装饰美化作用,更要求其具备功能性。普通窗帘在经过长时间阳光照射后,织物表面染料分子会产生光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织物褪色、脆化,且普通窗帘由于材质原因极易引发火灾。因此研制一款拥有耐日晒和阻燃功能的窗帘织物迫在眉睫,但由于不同功能整理剂可能存在冲突而导致功能失效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窗帘织物基本只是单一功能织物,故研究一款具有耐日晒和阻燃性能的窗帘织物拥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这一难点,本课题从功能原料和功能整理两方面出发,分别通过采用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以及采用普通涤纶和色母粒涤纶制备基布后进行阻燃整理制备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进行探究,对比分析得出最佳制备方案,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分别比较阻燃性、耐日晒性和耐用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研发一款不仅拥有耐日晒和阻燃性能,且未来具备产业化能力的窗帘织物,因此选择聚酯纤维作为织造原料。本课题测试分析了普通涤纶、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三种纤维的功能性和力学性能,可知:阻燃涤纶与普通涤纶强力接近,色母粒涤纶强力最差,通过对比日晒前后三种纤维强伸性能的保持率来判别纤维耐日晒性能,其中色母粒涤纶纤维日晒性能最佳,经过72h长时间阳光照射后,断裂强力保持率达88%;课题通过LOI和DSC测试分析法测量纤维的阻燃性能,其中,阻燃涤纶的LOI值达35属难燃纤维,色母粒涤纶的LOI值为27,属可燃材料。经测试分析后,三种纤维均符合窗帘织造要求。2、以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为织造原料制备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以组织结构和纬纱配比为变量,设计了 10种不同种类织物,对织物的阻燃和耐日晒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中织物阻燃性能随着组织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纬纱中阻燃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耐日晒性能随着组织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纬纱中色母粒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以强伸性、褶皱回复性、阻燃性和耐日晒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织造工艺参数为:织物结构为双层织物(表组织:5枚缎纹,里组织:3/2斜纹),纬纱配比色母粒涤纶:阻燃涤纶为2:1。3、由于阻燃涤纶和普通涤纶的强力接近,因此本课题以普通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为织造原料,根据之前得出的最佳织造工艺制备基布,对基布进行阻燃整理得到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对比测试分析了不同整理条件下对织物阻燃和耐日晒性能的影响,从浴比、浸渍时间和烘培温度三个因素分析,以织物燃烧损毁长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对阻燃整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整理工艺参数为:浴比1:30,浸渍时间60min,烘培温度100℃。4、课题从阻燃性、耐日晒性和耐用性三个方面对两种制备方案进行评判,总体而言,两种方案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达到了装饰织物阻燃B1级标准和4-5级日晒牢度,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在水洗10次之后,功能性原料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其阻燃和耐日晒性保持率达97.3%,而功能整理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其阻燃和耐日晒性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综上所述可知,功能原料制备工艺窗帘织物实用性能更好。本课题对于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复合功能织物提供了 一个前进思路,对后续功能纺织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前导作用。
其他文献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半翅目、粉虱科昆虫。烟粉虱作为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吸食性农业害虫之一,已经造成了全球多地域的严重经济损失。目前比较有效的昆虫综合治理方式为化学防治,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低毒高效等优势特点被广泛应用。噻虫嗪(thiamethoxam)作为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代表,已经在田间广泛推广使用,但也正是由于其长期大量施用,田间烟粉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运输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海上运输以及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我国对于船舶制造业的物流规划管理研究并不深入,都是基于国外研究结论,所以本文以中
音乐基于生活,音乐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音乐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音乐教育生活化是将音乐学习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连接,可以将艺术性的艺术知识还原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产的可经垂直传播的传染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其确定为优先防治病种,对种鸡群提出净化要求。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很强的压电性和热释电性,化学性能稳定,易于制备成大面积的柔韧薄膜,在柔性储能器件、传感器、生物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PVDF常见的三种晶型分别为α相、β相、γ相,其中β相是极性相,压电性能很强,晶胞中有很多自发极化,在施加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高度取向,因此要提升PVDF薄膜的电学性能,从根本上要提高β相的含量。近些年国内外很多研究学者为提高PVDF薄膜中β相的含量做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一种以高能量激光脉冲作用在样品上,使样品产生等离子体而获得原子发射光谱的新型光谱分析技术。该方法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地区发生Ms 8.0汶川地震,震中位置103.4°E,31.06°N,造成了以汶川、映秀为中心及其周边地域的严重破坏和人员的重大伤亡。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
铀储层“低渗透”问题是现阶段众多砂岩铀资源地浸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难题,如何提高赋矿岩层的渗透性给铀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与常规的石油或煤层气的增渗效果不同,铀储层增渗效果要求尽可能达到均匀网络体系,使溶浸液在矿层中均布迁移,而不能产生具有显著几何尺寸的长大裂隙,以免出现溶浸夜的优势流。赋矿岩层的渗透性与其岩石的破坏状态及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爆破增渗技术为背景,
中亚造山带是全球范围内最古老并且增生最强烈的造山带之一,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俯冲、碰撞、造山带垮塌等一系列演化过程,并且留下了大量的岩浆记录。这些岩浆岩的年代学、地
疣螈属(Tylototriton)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该属物种为亚洲特有的生物类群,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东南亚北部和南亚东北部。由于部分疣螈属物种的形态学特征相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