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块影像特征改变和病理MP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bg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块影像特征改变和病理MP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块的X线影像特征的改变与病理MP分级的关系。方法对13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X线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MP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类,I类为病理MP分级为Ⅰ级,Ⅱ类是病理MP分级为Ⅱ、Ⅲ、Ⅳ、Ⅴ级。所有病人的MP分级是由本院病理科医师经过制作标本观察得到。同时分析两类病人化疗后的X线影像改变,包括肿块的大小及密度。化疗后的影像表现由本院放射科两名副主任以上级别医师分析影像表现而得。结果Ⅰ、Ⅱ类病人化疗后肿块密度的X线改变与术后病理MP分级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类病人化疗后肿块大小的X线改变与术后病理MP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肿块的X线影像改变与术后病理MP分级有相关性,在对预测判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效果上有新的借鉴性。第二部分乳腺癌毛刺肿块新辅助化疗后MP分级与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相关性分析目的分析乳腺癌毛刺肿块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MP分级与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的关系。方法搜集整理4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毛刺肿块患者的资料,并对这些患者的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MP分级结果分为两类,I类为术后病理MP分级为Ⅳ、Ⅴ级,Ⅱ类是术后病理MP分级为Ⅰ、Ⅱ、Ⅲ级。同时分析两类病人手术后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分型,包括ER,PR,Her-2,P53,Ki-67。结果Ⅰ、Ⅱ类病人化疗后病理MP分级与临床病理免疫分型ER,HER2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类病人化疗后病理MP分级与临床病理免疫分型PR,P53,Ki-67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毛刺肿块新辅助化疗术后MP分级与临床病理分型间有相关性,对临床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有新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对电磁脉冲的敏感性增高,造成器件的疲劳与老化,IGBT模块失效将导致功率变流器故障,为了提高功率变流器的稳定性,保证电子设备能
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当以社会效益为首位,最大限度向市民开放,促进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北京是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主办城市,冬奥会竞赛场馆规划一直备受关注,举办冬奥会,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