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是培养青年学生积极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的重要场所,高校劳动教育既是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提升,更是青年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真正独立选择与从事社会劳动的关键一环。“00后”青年正逐步成为在校大学生群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任。探讨“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时代价值,针对“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提出优化路径,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系统地为提高“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做出理论指导,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和知行统一目标。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本篇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阐释。首先明晰了“劳动”、“劳动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观及其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劳动教育理论以及近现代中西教育学家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为开展“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主要研究“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深入分析新时代开展“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第四部分采取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包括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家庭劳动教育现状和“00后”大学生劳动素养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概述“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针对“0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比如更新劳动教育理念,明确并落实劳动教育目标;拓宽劳动教育渠道,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重视劳动实践平台的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机制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带来的配送任务的增加,以及2020年疫情扩散对隔离的需求,社会对无人配送的工具也越来越重视。而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智能配送机器人应用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在快递、外卖等日常生活场景中;此外,在疫情期间,医疗场景下配送机器人的需求也愈发紧迫,除了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繁杂劳动量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本文主要针对自主配送机器人在避障导航技术上的难点,为
学位
学位
学位
当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正迫不及待需要寻找新型经济增长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组成元素,城市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城市创新水平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当前,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并且伴随着“互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