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收缩石屑砂浆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屑是一种良好的代砂材料,以其为骨料制成的水泥砂浆与普通砂浆相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但是其后期收缩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屑这种代砂材料的推广应用。本文采用以钙矾石和水镁石为膨胀源的复掺技术对石屑砂浆进行了补偿收缩试验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首先,通过对水泥石收缩机理与膨胀剂膨胀机理的分析总结,确定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其次,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UEA、轻烧MgO和引气剂对石屑砂浆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复合膨胀剂进行了优选,对其中各组分掺量和养护方式对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收缩石屑砂浆的水中养护最终膨胀量随着UEA或MgO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掺加引气剂对补偿收缩石屑砂浆的收缩性能有重要影响,适宜的掺量为0.01%左右;优选出的复合膨胀剂可以较好的补偿石屑砂浆的后期收缩,并具有低掺量,经济性能好等特点;加强早期养护对收缩补偿效果至关重要。 再次,通过对比试验对补偿收缩石屑砂浆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膨胀剂对石屑砂浆凝结性能和抗冻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改善其保水性和抗渗性。 最后,通过BET、XRD、SEM对补偿收缩石屑砂浆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分形理论与粘弹性力学模型,结合试验结果对水镁石和钙矾石的膨胀规律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掺加复合膨胀剂后,石屑砂浆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减小,基体结构更加密实,但由于早期钙矾石的生成速度与强度发展不一致,早期强度和弹模有所降低;来自钙矾石和水镁石的结晶膨胀能不是全部用做膨胀功,而是部分消耗在变形过程中,部分贮存在水泥硬化浆体中,部分用于使水泥硬化浆体结构致密化。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介孔分子筛(MCM-4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介孔分子筛(MCM-48)复合材料,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
该论文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这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玻璃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用以改善生物分子固定能力,完成了对固定生物分子的玻璃载体的表面预处理和活化步骤的方法探讨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发现大量与肾脏疾病发病风险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然而解析这些变异位点的作用机制仍面临重大挑战.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针对染色质结构的
本文根据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知识获取与表示方法引入专家系统,提出并建立了一个智能混合系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镀锌板激光焊接专家系统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人们如今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高,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的研发也就成为了如今科研的热门项目之一。目前的气体传感器主要是基于N型半导体材料的,这主要是因
随着我国近年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不断加快的信息化建设,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意境广泛的应用了计算机网络,在此基础上物联网技术发展了起来。当前各种设备都能够成为物联网的终端,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基于此,本文将就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远程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当今研究热点。氮素的光化学转化是氮素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自制的设备,从土层厚度、反应时间、硝酸根添加量、pH、光能强度诸方面对土壤的无机氮(NH4+、NO3-和NO2)和可溶态有机氮(DON)的光化学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研究了溶液以及添加无机矿物的溶液中NH4+、NO3-和NO2-在紫外光照下的实验现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初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