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身心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MDT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理、生理和术中依从性的影响;研究其术前访视模式效果。提高围手术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依从性和满意度,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巩固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围手术期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患者120人,实验组(心内一区)和对照组(心内二区)各60人。实验组给予MDT术前访视,按模式为医护术前讨论全面评估、集中培训、问题一对一指导、经验分享、综合评价的流程对患者进行访视;对照组给予传统个体化术前访视,模式为进行术前评估和访视单宣教。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水平。访视者术前监测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由于平均动脉压是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持续地推动血液向前流动的平均推动力,能更精确地反应心脏和血管的机能状态,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或1/3(收缩压+2×舒张压),本研究计算出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差异;采用自行设计的记录单,评价患者术中依从性和术后满意度。应用SPSS 17.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和构成比表示;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人口学资料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诊断、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经济状况、医疗保障、社会支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术前访视前后焦虑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访视前焦虑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访视前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前访视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值、术中、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中依从性和术后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依从率为91.67%(165/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8%(122/180);实验组术后满意度为98.3%(59/60),高于对照组的85%(51/60)(x2=6.982,P<0.05)。研究结论:1.MDT术前访视有助于降低围手术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水平。2.MDT术前访视可维持围手术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前和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相对稳定。3.MDT术前访视可提高围手术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依从性和术后满意度。4.MDT访视模式即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通过术前全面系统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集中培训、问题一对一指导、成功患者经验分享与综合评价,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