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玻璃化冷冻保存的时间及胚胎冷冻时的状态对冻胚复苏结局、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于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FET的452个周期的患者,收集其冻胚移植周期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根据玻璃化冷冻的时间将其分为四组:A组≤90天(186个周期),B组91-180天(118个周期),C组181-360天(67个周期),D组>360天(81个周期),将四组间的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复苏结局,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然后按冷冻时胚胎的发育天数和形态学评分(卵裂期胚胎采用Peter评分方法,囊胚期胚胎采用Gardner评分方法)对胚胎进行分层:优质卵裂期胚胎组、非优质卵裂期胚胎组、优质囊胚组、非优质囊胚组,先比较分层后组间的复苏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差异性,然后再比较冷冻时间对不同冷冻状态的胚胎的复苏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最后将D组按冷冻时间再进一步分组:D1组361-1080天(36个周期),D2组1081-1800天(32个周期),D3组>1800天(12个周期),比较三组间的复苏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差异性。结果:1.不同冷冻时间的四组间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复苏结局,妊娠结局的比较452个FET周期共解冻956个胚胎,胚胎冷冻时间在16-3091天。移植时女方年龄A组小于B组、D组(29.8±4.4vs31.0±4.7、31.7±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日内膜厚度B组小于A组、D组(10.5±1.7vs11.1±1.9、11.1±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之间患者的不孕年限、移植日E2及P水平、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早期妊娠丢失率低于A组(17.9%vs 3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早期妊娠丢失率低于B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之间复苏后的胚胎存活率、完好率、解冻后/冷冻前优质胚胎率及移植后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冷冻状态的胚胎组的组间复苏结局和妊娠结局的比较(1)优质卵裂期胚胎组的完好率低于非优质卵裂期胚胎组(65.8%vs75.2%,P<0.05),而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非优质卵裂期胚胎组(30.6%vs21.0%、49.0%vs28.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质卵裂期胚胎组的胚胎完好率、种植率均显著低于优质囊胚组(65.8%vs87.5%、30.6%vs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质卵裂期胚胎组的存活率、完好率、种植率均显著低于非优质囊胚组(84.9%vs94.0%、65.8%vs94.0%、30.6%vs4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非优质卵裂期胚胎组种植率显著低于优质囊胚组(21.0%vs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优质卵裂期胚胎组完好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非优质囊胚组(75.2%vs94.0%、21.0%vs42.2%、28.8%vs5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优质囊胚组与非优质囊胚组相比,存活率、完好率、解冻后/冷冻前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比较冷冻时间对不同冷冻状态的胚胎的复苏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在优质卵裂期胚胎组,A组的种植率高于D组(35.2%vs2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非优质卵裂期胚胎组及非优质囊胚组,各项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将D组按冷冻时间再进一步分成三组,比较三组的复苏结局和妊娠结局D3组的胚胎存活率、完好率均显著低于D1组、D2组(66.6%vs93.1%、66.6%vs87.3%;44.4%vs84.7%、44.4%vs7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玻璃化冷冻保存时间对冻胚的复苏结局及妊娠结局无显著的影响,但进一步分组后发现冷冻保存时间超过1800天可能影响冻胚的复苏结局。2.玻璃化冷冻移植周期中,囊胚无论优质与否,均较卵裂期胚胎具有更好的复苏结局和妊娠结局。3.玻璃化冷冻保存时间对不同冷冻状态的胚胎的复苏结局及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