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方法作为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知道化学知识是怎样获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学会独立地获得知识,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无机物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和骨架,在其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扩展,能力的提升,实现该部分内容的多重教育价值即知识价值、方法价值和能力价值。本文选取高中必修《化学1》中无机物作为研究的载体,通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三个视角来研究科学方法教育在该部分内容中的实际情况,旨在寻找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不同环节在该部分中科学方法教育实施情况,分析影响科学方法教育的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且做了一定的说明,对具体知识中如何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没有明确说明。理念层面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内容标准部分倾向于对知识的要求。(2)教材在该部分的编写突出了观察法,没有很好地兼顾其他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教学单一。除“鲁科版”教材外,其他两版教材都采取了将科学方法隐含在知识中进行编排。(3)教师对科学方法重要性认识水平和科学方法概念、内容了解程度与学生持平,对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显示出了较高的积极性。(4)学生对基本科学方法了解不清楚,对科学方法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的习惯,而科学方法论素养因为没有实际经验的支持显得空洞,肤浅。给予我们的启示:(1)在新一轮课程标准的调整中不仅应在课程理念等环节强调科学方法重要性,而且应对无机物知识所承载的科学方法教育进行具体的描述。(2)教材的编写应突出基础科学方法并适度地显化科学方法。除在无机物部分提供大量实验外,还应该使实验有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3)应增强教师自身对科学方法了解的程度,将科学方法教育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素养,才能起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