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关庙下层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发现和确认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但在分期、分布、源流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在现有材料和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结合近些年的考古新发现对该文化进行分期,分为四期五段;在分期的基础上对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作进一步考察,认为其年代上限应与玉溪坪文化的下限相当,下限已进入龙山时代晚期;尔后分析了该文化的源流,指出其文化因素主要源于玉溪坪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麦坪类遗存、宝墩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影响,其流向目前并不是清楚,但应与这一地区夏代遗存中的土著因素有着不小的关系;最后对该文化各期段的分布特点作出总结,并对阶段性变化的动因作进一步考察,发现在该文化的早晚期遗址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其中很有可能与贴边罐类遗存的介入存在着因果关系。在结语中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