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系统规划的区域能—水—排耦合模型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电力系统的低碳化、清洁化及高效化改造是我国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实现“3060”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火力发电作为我国占比最高的发电形式,其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省份。虽然这些省份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但水资源相对匮乏,碳减排及大气污染物的减排任务重、难度大等伴生问题突出。由于这些省份普遍承担着西电东送的重要任务,因而也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电力系统的能、水、排矛盾。如何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实现碳减排任务的同时,有效的实现供能结构优化,发电水耗节约,即实现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协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基于我国北方区域电力系统的现状,本文以层次模型为基础模型框架,以选定的4个典型的北方区域为研究案例,通过多模型组合及不同的情景设置,来研究不同环境约束下这些区域的电源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以实现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关系的协同优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现阶段能源系统中的耦合理论及能源系统中的能-水-排耦合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梳理,并对区域电力系统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能源系统在能、水及排放三要素耦合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论证了在我国开展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耦合优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其次,系统梳理了层次模型理论框架,并论证了采用层次模型实施能-水-排耦合优化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最后,论文归纳了在开展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耦合优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类型及其对优化过程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梳理了潜在的不确定性控制方法及策略。(2)基于多重预测手段进行电力需求量、随机机组出力及其利用小时数的预测仿真。在开展区域电力系统能-水-排耦合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各预测项是影响电源结构的先导因素,同时也是实现系统能-水-排耦合优化的潜在前置条件,因而提高对区域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力需求、随机机组出力及其利用小时数的预测精度将直接影响到优化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综合应用包括传统复合预测模型、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支持向量机(SVM)及随机森林(RF)等预测手段,结合不同的预测场景,对系统中的各项参数进行预测,并通过不同方法之间的比选,有效的提升各预测项的预测精度,从而为能-水-排整体优化精度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构建了基于混合整数双层规划模型为基础框架的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针对传统的单目标或多目标模型在优化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单目标模型难以对多要素问题的协同优化关系进行有效的反映,多目标优化模型难以对不同要素间的主、次关系进行有效刻画等问题,本文采用混合整数双层规划模型为基础模型框架,将不同的耦合要素,包括电源结构调整策略,发电水资源消耗优选策略及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减排策略同时纳入到优化框架中,通过将不同优化要素设置于不同的目标层,来实现不同目标的主次优化顺序,进而结合不同优化目标的优先级次序,得到相应的优化结果;通过对不同目标层进行调整,来对比分析不同优化要素处于不同优化层次时的结果差异。通过模糊满意度算法,有效的量化不同目标优先级条件下系统整体的满意度水平,从而得到优化的可行解。本文基于河北、内蒙及山西三个能、水、排矛盾突出的主要北方区域进行双层优化建模。首先基于电厂级优化尺度,以河北省15座现役大型火力发电场为研究案例,研究其低碳化改造方案,并寻找能-水-排协同优化路径;其次,将电厂级优化扩展至区域级优化,基于内蒙古的优势新能源资源禀赋,寻找碳达峰约束条件下,实现内蒙古新能源最大消纳目标下的低碳化电源结构调整路径,并兼顾能-水-排协同最优;最后,结合山西省电源结构清洁化调整方案,充分考虑其电源结构清洁化调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实现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能-水-排协同优化目标。(4)构建了兼顾跨区域输电过程中虚实物质核算的区域能-水-排耦合多层优化模型。在双层能-水-排耦合优化模型的框架基础上,本文将其进一步扩展,通过将下层目标进行分解,得到了以上层目标为主导层的多层优化模型,该模型可将能-水-排耦合研究过程中的所有研究要素均以目标函数的形式进行表示。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引入重要性分析理论及改进的重力模型,可以有效的对跨区域电力输送过程中源于不同供电区域的虚拟水资源及大气排放进行定量测算和来源区分,从而为进一步界定跨区域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排污责任提供可行的政策支撑。此外,通过机会约束规划方法的引入,该模型也重点关注了研究区域的供电安全问题,并给出了不同供电安全水平下的电源结构优化调整方案。(5)基于多重不确定性控制方法的多风险控制策略。在能-水-排耦合研究国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电力需求不确定性,风、光出力不确定性,不同机组利用小时数不确定性及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等。这些不确定性最终会导致模型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而对能-水-排耦合优化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将层次模型与区间参数规划方法,两阶段随机优化方法,机会约束规划等不确定性方法的结合,进一步有效的实现对系统优化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量化与控制,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多要素耦合优化建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控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会计信息对社会资源配置和投资者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信任度来源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而审计师声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质量的高低进行衡量。审计师声誉的形成会受到行业专门化、审计质量、行业监管等的影响。审计师声誉的作用也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审计质量的基础、提高审计收费、降低诉讼成本等。审计师的高声誉对审计师自身和
疏离感是一种感觉很陌生,冷漠,和人很疏远的感觉,常用来形容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与自己以及别人都变得陌生、疏远的状态,由于正常关系的疏远,使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对象之间产生距离感、异和感以及不能熟识、融为一体,从而逐渐产生了消极的情感。“老漂族”指年龄在60岁以上,为了与子女共同生活或照顾孙辈,离开自己原居住地,流动到子女所在城市与其长期共同生活的老年人。笔者在S社区实习期间发现,经常会有“
由于经济全球化受到阻碍,世界各国政府审时度势,为更好地与他国进行经贸合作,纷纷将贸易经济的重心转向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建设自由贸易区。在此背景下,中国也日益重视自贸区的谈判与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已建设的自贸区中最具代表性的,目前中国与东盟互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双方签订《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关于木
本文立足基础教育领域,探究非正式音乐课程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状况。并以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的非正式音乐课程为例,结合学校所处的上海市城市背景和学校自身情况,梳理了该校近十年来非正式音乐课程的实施策略,展现非正式音乐课程的顺利开展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为构建完整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提供参考范本。本文第一章阐述了“课程”“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等若干概念的相关定义,比较了“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两个概
言辞重复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最大的语言特色之一,也是小说人物对话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对于《第二十二条军规》重复现象的语用研究,绝大部分学者多采用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关联理论对其分析,基本没有学者采用Kecskes语用学的社会-认知分析法来研究小说的言辞重复。作为目前语用学理论的一个最新发展,社会-认知分析法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与认可。本文采用社会-认知分析法来研究《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言辞重复,
自明末清初以来,扬琴在中国经历了近400年的发展,完成了从外国乐器到民族乐器的转变,成为中国独特的民族乐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逐渐安定,人民群众的生活日见好转,音乐文化在悄无声息中开始兴盛,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渐入佳境。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从而开启了中国扬琴发展的新征程。中国扬琴经历了时代的变革,在形制、作品、技法、演奏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开辟出更广袤的天地。国内出现多种扬琴型号“竞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全球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创新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离不开每位员工积极的创新行为,因此,如何有效激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企业的迫切需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绩效考核是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方法之一,但研究显示大多数企业实施的传统评估型绩效考核难以有效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企业需要新的绩效考核方法以激励员工的创新行为。在此背景下,发展型绩效考核与员工创
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证券行业历经二十多年的波折和锤炼,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处于产业结构升级中,证券公司之间竞争日益激烈。时代的变化促使人们进行思考,证券公司要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经纪人团队发展与建设是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一环,而经纪人绩效考核占据了经纪人管理的核心位置,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然则我国证券行业现行的经纪人绩
2014年6月30日,花样年控股分拆旗下物管公司彩生活服务上市,彩生活仅用三个交易日市值便反超母公司,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不久之后众多房企纷纷传出将要对旗下物管公司进行分拆上市的消息,其中不乏一些行业龙头的身影,就此掀起了一波房企分拆物管上市的热潮。曾经一度不被房地产行业看好的物业管理业务如今却成了房企们手中的“香饽饽”。那么,房企分拆物管上市后是否真的能带来积极的效果呢?目前,由于房企分拆物管
随着互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行业不断融合,在线教育的授课模式愈发丰富。近年来,学生的升学压力不断提升,课余时间被各类作业占满,课外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特点。由于K12在线教育的授课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选择非常便利,可以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的需求,且家长愿意为孩子购买使用更为便利的在线教育课程。因此,K12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特别是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教育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