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诃子对草乌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在蒙药草乌长期毒性剂量下,研究蒙药诃子对草乌毒性靶器官-心脏的影响,比较蒙药草乌诃子不同比例配伍对草乌致大鼠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研究诃子对草乌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揭示诃子草乌配伍对大鼠心脏电生理、大鼠血清和组织生化指标、以及大鼠心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探讨“诃子解草乌毒”这一蒙医特色应用毒效学的机理,在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方面阐释诃子对草乌致大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本研究实验动物Wistar大鼠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给药周期结束后观测比较各组大鼠心电图;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CK、AST、MDA的含量,以及大鼠心肌组织Ca2+的含量和Na+K+-ATP酶的活力;采用HE染色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心脏的病理组织;采用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染色法,通过透射电镜技术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  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草乌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给药28d心律失常评分增加(P<0.05),与生草乌组比较,生草乌-诃子1:1配伍组、生草乌-诃子1:3配伍组及制草乌组28d心律失常评分降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草乌组大鼠血清CK、AST、MD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生草乌组比较,生草乌-诃子1:1配伍组、生草乌-诃子1:3配伍组及制草乌组大鼠血清CK、AST、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草乌组大鼠心肌组织Ca2+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生草乌组比较,生草乌-诃子1:1配伍组、生草乌-诃子1:3配伍组及制草乌组大鼠心肌组织Ca2+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草乌组大鼠心肌组织Na+K+-ATP酶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生草乌组比较,生草乌-诃子1:1配伍组、生草乌-诃子1:3配伍组及制草乌组大鼠心肌组织Na+K+-ATP酶含量显著增加(P<0.05);(3)各组大鼠心肌HE染色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草乌组大鼠心肌纤维有一定程度损伤,与生草乌组比较,生草乌-诃子1:1配伍组、生草乌-诃子1:3配伍组大鼠心肌纤维损伤有所改善,制草乌组大鼠心肌纤维无明显病理性改变;(4)蒙药诃子不同比例配伍生草乌及诃子制草乌给药可以不同程度减轻生草乌单独给药导致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改善肌浆网空泡变性,延缓其动态扩张,抑制大鼠心肌纤维胶原的产生,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等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论:(1)蒙药诃子不同比例配伍生草乌、诃子制草乌能降低长期生草乌中毒导致的大鼠心脏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长期生草乌中毒导致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增加。(2)蒙药诃子不同比例配伍生草乌、诃子制草乌能降低长期生草乌中毒导致的大鼠血清CK、AST、MDA以及大鼠心肌组织Ca2+含量增加,蒙药诃子不同比例配伍生草乌、诃子制草乌能增加长期生草乌中毒导致的大鼠心肌组织Na+K+-ATP酶的含量降低;(3)蒙药诃子不同比例配伍生草乌、诃子制草乌能改善长期生草乌中毒导致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性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原白头翁素及其衍生物,并研究其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生长及群体感应系统(QS系统)调控的毒力因子的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的抑制活性及其抗感染机制。方法:以蔗糖为起始物,经水解、分子内酯化、溴加成、脱溴化氢,制得原白头翁素及其二聚物白头翁素;通过蔗糖水解、溴代,并与浓硫酸反应,制得原白头翁素的含溴衍生物4-溴-5-溴代亚甲基-2(5H)-呋喃酮(即呋喃酮C-30);通过
传统的单抗药代动力学测定方法为ELISA法,该方法直接、快速、灵敏度高且可用于高通量测定。但其具有测定范围较窄、精密度差、获得特异的抗原或抗体周期长以及易受内源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