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不仅在公路里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基本实现了人口规模在20万人以上的大中小城市间的畅通无阻;而且由于公路建设管理的需要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沿线城市经济发展效益显著。自1997年国企改制以来,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利益驱使下注重效益和效率模式的极大挑战,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站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的中心环节,无论在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还是企业战略管理方面均面临着严峻的体制束缚,亟待改革;尤其是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据了解,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站已基本实现了IC卡收费管理,但对收费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而只停留在粗放单纯式的绩效考核阶段,且绩效考核模式简单、主观性强等等,这些不仅不利于企业实现全面的预算管理和员工业绩的改善,同时也难以发挥绩效管理对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模块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立足于高速公路收费站绩效管理现状,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系统的绩效管理方法来构建收费站组织及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旨在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系统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朝着持续良性的方向发展。文章基本上由四大板块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板块是基本理论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涉及选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包括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文章框架结构;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的概括综述,包括平衡计分卡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及高速公路运营主体的绩效管理理论。第二板块是现状分析,先简单介绍了成渝高速公路收费站部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然后就该站的绩效管理模式及方法作出分析说明,接着是问卷调研及信息处理过程,最后就收费站绩效管理问题,依据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该组织战略规划、原有绩效管理体系及管理流程三方面展开剖析。第三板块是文章的重难点,内容涉及收费站绩效管理新体系的构建过程、运作实施保障及其对策建议。首先,本章针对绩效管理新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出概述,然后就新体系构建的相关原则和建立步骤作出说明,重点是对绩效管理新体系从组织战略、指标体系及管理流程三方面进行设计;其次,通过对新体系运作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展开全方位分析,从而得出其顺利实施所需保障及环境支持;最后是对策建议部分。第四板块是总结展望,客观指出文章的贡献(包括论文特色)及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