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天津市居民多环芳烃(polycyclic 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暴露水平和影响因素,PAHs代谢产物1-羟基芘(1-hydroxypyrene,1-OHPyr)对外周血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CYP450).,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A、G、M的影响。探讨长期低剂量PAHs暴露对机体的损伤机制,为筛选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于2011年12月-2012年4月选取100名到天津市某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人员,且均在天津各区县生活居住5年以上。经知情同意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样品的收集并保存备用。采用碱水解-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尿样中1-OHPyr的含量,尿肌酐(Creatinine Cr)进行校正。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外周血中CYP450、AhR、 IgA、IgG、IgM水平。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此次调查天津市居民尿1-OHPyr含量偏高,原因可能与调查在冬季进行有关。女性尿1-OHPyr含量高于男性,女性占经常下厨炒菜者的比例为62.5%,占被动吸烟者的比例为64.9%,提示男女生活方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尿1-OHPyr含量存在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本次结果显示,PAHs暴露的主要来源为烹调油烟和吸烟。烹调油烟与吸烟存在交互作用,烹调油烟对尿1-OHPyr含量的影响仅在不吸烟者中发现,在吸烟者体内未发现烹调油烟对尿1-OHPyr含量的影响。普通人群尿1-OHPyr与外周血CYP450存在弱负相关,外周血AhR与CYP450存在正相关(R=0.546,P=0.001),但尿1-OHPyr与外周血AhR未发现相关性(P>0.05)。随着PAHs内暴露水平的增加,外周血CYP450和AhR含量降低,但都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尿1-OHPyr在0.025~2.516μmol/mol cr浓度范围内,随着尿1-OHPyr含量的升高,外周血IgA和IgG水平增加;在2.517~4.936μmol/mol cr范围内,外周血IgA、IgG水平反而下降,较0.025~2.516μmol/mol cr浓度范围内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IgM水平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低剂量PAHs暴露可能使普通人群体液免疫代偿性增强。随着PAHs暴露量增加,外周血IgA、 IgG水平降低,免疫功能降低,说明PAHs高暴露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尿1-OHPyr浓度与外周血IgA浓度呈负相关(R=-0.224,P=0.080),以外周血IgA为因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尿1-OHPyr进入回归模型,外周血CYP450、AhR未进入回归模型,原因可能与CYP450和AhR未参与PAHs的免疫抑制有关。结论PAHs暴露可以影响外周血CYP450、AhR的含量,并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其免疫抑制机理可能与CYP450和AhR的调节无关。尿1-OHPyr作为职业PAHs最常用的接触生物标志物,其检测方成熟,仍将是今后普通人群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生物监测的常用指标。外周血CYP450可能作为普通人群PAHs暴露早期效应标志物。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同时使用多种PAHs暴露标志物和效应标志物,综合评价PAHs暴露对机体损伤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