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养老保险制度通过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并向因年老而丧失工作能力的劳动者提供经济补偿的方式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运行,为参保离退休群体的老年生活提供基本资金保障。然而,自2001年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金待遇的提高及制度转轨成本等因素给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带来巨大的挑战,部分省份基金累积结余逐年减少甚至即将耗尽,这无疑会影响到养老金未来的发放,以致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负面效应。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财务平衡是基本养老保险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选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同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基金实际情况选择中原地区的河北省为代表性省份。2014年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速了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以乡-城迁移、跨省迁移为主要形式的劳动力流动是全国发展不均衡状态下要素流动现状的缩影,以影响年龄结构、城镇化率为中介,作用于参保人数,进而影响基本养老基金收支平衡;河北省在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也反映了处于“产业升级”进程中的全国现状。然而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于2014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因此文章从剖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机制入手,以河北省历史数据探究基金可持续的直接影响因素并预测基金结余情况,在个案研究中植入全国视角,从多角度提出发展建议。文章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紧接着阐释选择河北省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并简述了为研究奠基的国内外相关典型文献,交代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次,以文章涉及的概念及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了基金筹集、基金支付的财务机制及征缴、发放具体政策,并结合平衡精算法以不等式的形式明确了基金财务可持续的实现机理,以此为基础分析基金平衡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参保人数、工资水平、缴费率、平均养老金、财政补贴、中央调剂金,此后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以数字形式直观列明;再其次,文章从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基金结余对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险基金发展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财务机制、历史数据、制度政策在第五章对河北省2020-2035年基金收支结余开展预测,据预测结果判断基金累计结余出现赤字的年份约在2032年,得出现行制度下基金状况不容乐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变动各参数,观察基金结余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最后,上升至全国视角,从基金征缴、退休政策、统筹层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金运行等多元角度提出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建议,具体包括:落实扩面征缴、夯实缴费基数;合理延迟退休年龄、延长最低缴费年限;优化财政补贴政策;规范国有资本划入;合理适度地调整养老金水平;盘活基金,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减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阻力。
其他文献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之间高度相互依赖。作为软权力理论的奠基人,约瑟夫·奈是最早注意到上述趋势的国际关系学者之一。他所提出的软权力作为以说服吸引、议程构建与偏好塑造为主要方式并主要依靠非物质性的制度、思想、价值、文化等因素进行影响的权力形式,其重要性也随着上述趋势的不断发展而提升。虽然奈的软权力理论极富影响力,但却被不少学者认为缺少了对
学位
学位
谣言现象古已有之,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给社会稳定和网络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微信作为时下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工具,其即时性、私密性、精准性等特性为谣言传播推波助澜,微信成为了谣言滋长的温床。新冠肺炎疫情从最初爆发,到发展为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信上各类涉疫谣言甚嚣尘上。涉疫谣言以几何倍数的传播速度,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试图探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微信谣言传播呈现出哪
当前中国老龄人口数占比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养老负担也逐渐增大,中国已经进入“未富先老”矛盾阶段。随之而来的问题如何保证当前亿万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医疗和养老服务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然而传统的医疗机构虽然医疗资源充足,但是养老服务的供给却有限,而以养老为主的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和人员,老人对于医养结合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只医疗不养老和只养老不医疗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国
学位
2020年让全球笼罩在新冠肺炎之下,生物安全问题也逐渐进入国家社会和人类的视野。为了更好地应对类似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在此背景下,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违反中国法律关于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进出口规定的法律责任已大幅提
发展是各国工作的要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的爆发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复杂形势下寻求发展道路,对各国来说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事实上,东西方的发展路径之争体现在发展话语权上,而发展话语是发展话语权的直接表征。要获得全球发展,就应推动全球话语朝多
人权自其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发展至今,我们已迈入人权的时代这一事实是无可争议的。该时代的重要标志便是人权概念的包容性,因为其概念的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而几乎无所不包。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的尊严渐渐发展成为了人权的基础和依据,已经有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的尊严写进宪法,发挥着其在宪法的规范和人权的体系中提供基础性的价值原理、预设效力以及批判反思等功能。因此,研究在实
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6.96%,此后20年的时间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农村老龄化程度较城市而言更为严峻,在城镇化、计划生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削弱,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2016年,我国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一制度很难移植到农村,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探索更加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长护险制度。李克强总理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