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经典科学语篇所承载的知识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各门学科都对知识本质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但是对科学语篇中知识建构的本质和方式,从语言学和知识建构的综合视角进行研究,却寥寥无几。系统功能语言学、合法语码理论和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对知识分别有所阐释,具有互补性的视角。但是,当前尚未有人将之综合、建成系统性的理论模型。本文试图以知识构建为中心,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合法语码理论和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建立一个全面分析科学语篇知识建构的综合模型,并以科学典范之作——牛顿的《光学》——为例,深入探讨科学话语中社会语义资源与知识建构的本质及基本模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所建立的知识建构分析模型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模型。对于知识建构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层化、实例化、元功能、个体化以及语义发生的全维度进行的;第二,它是综合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合法化语码理论的模型。合法化语码理论是伯恩施坦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可以补充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知识建构方面研究的不足。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话语分析方面是一个强大的理论,而合法化语码理论在分析知识建构方面具有强大工具。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如何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伯恩施坦的教育社会学和合法化语码理论来更为系统深入的揭示科学话语中知识构建的本质和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合法化语码理论两者的模型如何结合并构建成为一个综合模型?它的原始的理论资源是什么?第二,知识建构的本质与特征与语义资源所构建的语篇的特征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来揭示这这些关系?如何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第三,通过分析牛顿《光学》经典性著作得出的结论能否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该分析对于探索科学语篇中知识构建的本质和一般模式有何启发?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构建、定性分析、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光学系统中知识构建的本质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第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和合法化语码理论三者可以先构建一个以科学语篇中知识建构为中心的一般理论模型,进而从理论模型中产生具体反映语篇和知识构建两方面特征的实用分析框架。本文提出的这种理论模型,一方面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科学语篇分析一般模型为基础,将语篇理论和语境理论综合于一个模型中,另一方面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模型与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和合法化语码理论模型的融合。这种理论模型所结合的理论包括合法化语码理论,马丁的语类理论、个体化理论,胡壮麟、张德禄、朱永生的连贯理论,以及韩礼德关于语篇基本特征的理论。第二,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综合模型,本文提出一个科学语篇中知识建构实用分析框架。该框架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之中提取出语篇特征及其分析方法,又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理论库当中提取出关于知识建构的分析方法,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个分析框架。该框架建立起来了知识构建的特征和语篇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通过分析牛顿《光学》,验证了该模型的分析框架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分析框架有利于更系统地、更方便地揭示知识建构的本质和基本模式,揭示知识构建的特征和语篇特征的相互关系,揭示语场组织是纵向还是横向性质以及语篇语义关联性,有利于揭示知识构建的具体方式以及具体目的。总之,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分析科学语篇中知识建构的初步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吸收应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理论分支和伯恩斯坦的教育社会学的知识构建理论分支以及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分支。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可以看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同时,这一理论模型也使我们能够系统、全面地分析如《光学》这样的科学语篇中的知识建构的本质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