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LiMnO<,2>的合成、掺杂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725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层状LiMnO2的合成、掺杂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球磨促进固相反应结合熔融离子交换法合成出了单斜层状LiMnO2(m-LiMnO2),运用XRD、SEM、TEM、XPS、FTIR和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产物m-LiMnO2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XRD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单相、超精细结构的单斜层状LiMnO2,HRTEM显示具有明显分辨条纹的衍射间距为0.485nm,基本对应于m-LiMnO2的(001)晶面间距,FTIR结果显示m-LiMnO2的伸缩弯曲振动吸收峰位于574.78cm-1处,XPS显示m-LiMnO2中Mn元素的价态为+3价,且Mn元素的电子结合能为641.98eV。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具有良好晶体结构的未掺杂m-LiMnO2在第1周充放电结束后,结构即向类尖晶石结构转化,初始充电比容量为271mAh·g-1,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5.5mAh·g-1,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充放电比容量均下降,循环性能不好。 掺杂Cu元素的系列单斜层状化合物也通过上述方法合成得到。运用XRD、SEM和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系列化合物进行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Cu2+均进入到了单斜层状m-LiMnO2的晶格中,且掺杂后的化合物相对于未掺杂材料而言,均拥有更好的循环性能,但是随着掺杂Cu量的升高,材料的充放电容量呈下降趋势。 为与m-LiMnO2作比较,我们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和球磨促进固相反应来合成正交扭曲层状LiMnO2(o-LiMnO2)。XRD结果显示,我们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一步高温固相反应法)得到了o-LiMnO2,通常而言此法只能得到o-LiMnO2,而不能用来合成m-LiMnO2。然而,通过球磨促进固相反应法合成得到的是o-LiMnO2和m-LiMnO2的混合物,说明球磨过程对反应过程中粒子的扩散和整个固相反应的机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球磨促进固相反应不仅优化了合成条件,而且合成得到了电化学性能更加优异的电极材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和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对使用酒精作为运输燃料越来越感兴趣。目前世界上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谷物如玉米、小麦等。但对中国和有些国家来说
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过度
在对CT图像重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RT和SIRT算法编制了超声波-CT分析程序,用于分析关于混凝土试件的超声波声时数据及超声波首波幅值数据,得到反映混凝土试件内部声速变化和吸收系数变化的CT图像。其中根据声速变化作出的CT图像能以二维方式,反映混凝土试件中缺陷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此外,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算法、不同的计算精度、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法、不同疏密的网格划分、不同的换能器频率...
本文对近净形辊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工业应用.从分析前轴近净形辊锻的金属流动变形规律入手,对前轴近净形辊锻工艺的变形特
树枝状大分子是20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类新型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特点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子的大小、形状、功能基团的设计。根据树枝状大分子结构本身的特点,系统地开展分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研究。开发具有新型末端基的功能大分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树枝状大分子的表面末端基都可以进行功能基转化,目前已报道的功能基有胺基、羟基、羧基、酯基、酰胺基、金属螯合物等;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的中心
成本管理对于铁路施工来讲至关重要,作为铁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面的有质量的成本管理,能有效控制铁路施工成本支出,节省铁路施工资源,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氰化法至今仍是占统治地位的提金方法,氰化物剧毒,给人和环境带来巨大危害,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无氰浸金工艺。 本文从环保角度出发,采用硫代硫酸盐法对某金矿氰化法废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