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频度副词作为表示事情或动作发生频率的一类副词,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在使用频度副词的过程中,由于某些频度副词在句法、语义及用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相似性,容易发生混淆,因而经常出现偏误。因此,本文选取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等级词表中留学生难以掌握并容易发生偏误的九个频度副词,进行了本体和应用两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得出了较为实用的一些结论,以期通过本文的归纳和总结,能够为对外汉语频度副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着重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频度副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频度副词的概念、范围和分类,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四章,从整体上对三类频度副词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本体研究出发,以三个平面理论为依据,从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分别对九个频度副词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和分析。其次,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424万字的语料为偏误来源,检索了留学生的偏误实例,通过建立数据库,分析比较了留学生对频度副词的习得状况,并以偏误理论为基础,归纳了留学生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对偏误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第五章,在前文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留学生容易出现偏误的原因,并对教法、教材和教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为结语,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