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2、了解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低无应答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关性3、评价新生儿接种高剂量(10μg)乙肝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果,为调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宁波市余姚市、宁海县两地,对本地产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问卷调查。遵循宁海本地产院出生及HBsAg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5μg,余姚本地产院出生和宁海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的原则,对按0、1、6个月完成全程乙肝疫苗免疫程序的新生儿于免后1-2个月进行第一次采血;在第一次采血的基础上,于全程免后6个月进行第二次采血。对第一次采血结果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100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的新生儿,研究其与HLA-DRB1*07、DRB1*04、DRB1*1501和DQB1*0401四基因位点的相关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剂量、母亲HBV感染状态及乙肝疫苗的安全性等情况。血样检测包括,定量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数据在Epi Data3.1中双录入,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两地共接种乙肝疫苗3604剂次,发现不良反应3例,均属接种乙肝疫苗后的一般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24/10万。新生儿接种5μg、10μg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免后1-2个月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810.44mIU/ml、3114.23mIU/ml,两种接种剂量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3.63%、9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后6个月抗-HBs GMT分别为320.65mIU/ml、964.57mIU/ml,两种剂量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1.91%、9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后1-2个月接种5μg和10μg乙肝疫苗后的低无应答率分别为1.01%、0.00%,免后6个月接种5μg和10μg乙肝疫苗后的低无应答率分别为18.19%、3.4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母亲在不同感染状态下,性别、体重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低无应答仅与DRB1*04基因位点的频率有关(P<0.05),而与DRB1*07、DRB1*1501和DQB1*0401基因位点的频率没有明确的关联。结论:1新生儿接种5μg和10μg乙肝疫苗后,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都能产生较高的抗-HBs滴度和阳性率。2新生儿按0、1、6个月基础免疫3针HepB后,接种10μg HepB抗-HBs低应答率低于5μg HepB,高剂量HepB可以降低低应答率。3全程免后1-2个月和全程免后6个月比较,接种10μg HepB抗-HBs GMT和5μg HepB抗-HBs GMT均有所下降,接种高剂量HepB的抗-HBs GMT仍比接种低剂量HepB的抗-HBs GMT较高,说明高剂量的抗-HBs GMT持续时间较长。4全程免后6个月低无应答儿童的比例较全程免后1-2个月低无应答儿童的比例高,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HBs滴度和阳性率均会随之减低。
其他文献
[病例] 男,27岁.因车祸伤致重度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收入院.查体:浅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即在全身麻醉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予脱水、止血
本报讯 在目前结束的亚洲第一大国际橡塑展——上海Chinaplas2008上,广州励进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TP管(柔性热塑性增强塑料管复合管)生产技术与设备,备受
报纸
目的:体外培养原代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观察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激素分泌、DNA损伤、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影响,并探讨微囊
吉林龙岗火山群火山碎屑基浪堆积是中国少数保存较好的、近代喷发的低平火山区之一.基于岩性、岩相与相序的识别与分析,火山碎屑基浪堆积序列由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的玄武质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