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脐血移植具有诸多优点如来源广泛、采集方便、GVHD发病率低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脐血造血细胞中巨核祖细胞含量较少,其移植后血小板恢复速度慢,一般脐血移植后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中位数时间为71天,远远高于非脐血移植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移植的费用增高和移植失败.体外将造血干细胞的一部分在体外诱导分化生成巨核细胞并进行扩增,再联合脐血造血细胞一起输注入患者体内可用来缩短血小板的恢复时间从而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这就是第三代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指以各种细胞对患者进行替代治疗的方法.第一代细胞疗法是成熟血细胞的输注,如全血输注及成分输血等,对于纠正各种血细胞减少有明显疗效;第二代细胞疗法的代表是干细胞移植,指利用干细胞能够在体内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在病态免疫和造血功能被摧毁的机体内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第三代细胞疗法即分离少量CD34+细胞经过体外的扩增或定向诱导得到大量效应细胞用于治疗.前两代细胞疗法在临床上的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第三代细胞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何为其最佳的体外扩增方法目前仍无定论.这三种方法可用于各种不同适应症的患者,但给患者输注成熟的血细胞以及时纠正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仍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由于脐血移植植活慢,血小板减少的时间较长.为缩短脐血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和进一步探讨冷冻过程对脐血CD3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我们以TPO、TPO+SCF+IL-6+IL-3、TPO+SCF+IL-6+IL-3+FL这三组细胞因子组合为不同的实验组,将脐血CD34+细胞(新鲜分离和冷冻复苏后)在体外经14天的诱导分化和扩增,在扩增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FU-MK培养后集落计数和电镜检测等以发现较好的细胞因子组.结果显示:14天时CD41+细胞百分率为T>TSF36>TS36,其扩增倍数为TSF36>TS36>T;CFU-MK产率为T>TSF36>TS36,其扩增倍数TSF36>TS36>T.培养细胞GPⅡ bⅢa阳性率的变化与CD41阳性率的变化相似.此结果提示FST36细胞因子组合能使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系进行分化和大量扩增,但巨核细胞纯度较单用TPO为低;其巨核细胞扩增倍数第14天高于第7天的,但巨核细胞纯度降低.这一结果进一步为临床应用巨核细胞体外扩增回输提供了实验基础.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培养的巨核细胞有前血小板伸出,培养的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大小颗粒与正常的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表达血小板特异性抗原GP Ⅱ bⅢa的阳性率为95%以上,且表达为强阳性.培养的血小板大小颗粒与正常血小板一样能对凝血酶产生聚集反应.这说明脐血CD34+细胞能在体外诱导生成高纯度且成熟的巨核细胞并产出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