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设计完成度的设计控制。建筑作品的完成度取决于“设计完成度”和“施工完成度”两个环节的共同成果,从设计控制角度,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多的设计探讨空间和意义。“设计完成度”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过程阶段,一是图面设计阶段,一是施工建造阶段;建筑师的设计控制主要集中在图面设计阶段,本文也主要针对图面设计阶段展开设计控制的研究。 论文通过对典型个案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技术深化的设计研究,以典型个案深入解读建筑师可能的设计控制运作过程,是论文探讨设计控制的一个方面;同时,基于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反观,“图面”阶段的设计,其生产性的“程序”差异对设计实现和技术协同效率的影响,是论文探讨设计控制的另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两方面的探讨来提出,基于项目的设计完成度,建筑师在设计中可实施的设计控制要素。 基于“设计完成度”的设计控制研究,论文选择具有典型性、大量性的公共建筑类型作为设计过程的观察对象;作为观察对象的某县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具有复杂功能背景,以及用地条件制约下的低造价、常规结构类型等典型性。作者全程参与空间与技术实现的矛盾分析与解决过程,这为设计过程的具体观察和解析提供了较好的深度支撑。论文以该项目为载体,解析和探讨了项目从空间设计到技术深化的全过程,并尝试以典型个案展现和分析建筑设计控制的流程及环节要素。 在对典型案例设计过程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探讨了建筑师在技术经验、技术条件限制下的团队协调和沟通的工作方法,比较了两种当前国内较为典型的“设计生产线”模式——“实验性实践”与“生产型实践”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控制管理。对设计控制的比较分析,旨在提出适合当下发展需求的“设计生产线”的可能方式;并结合“设计生产”流程中的设计师身份与作用的思考,提出了建筑师从概念设计到技术深化阶段过程中对项目的设计控制要素——技术图纸对设计理念的呈现、设计精细度和深化方向、技术矛盾的协调、有限的妥协及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设计,以期对当下大量性、普遍性的公共建筑设计完成度的提升给予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