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当代作家,他在当代中国文坛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贾平凹又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一位具有某种神秘性的作家。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浮出文坛就引起了评论界的瞩目,到了90年代初期《废都》出版后,更是引起了文坛的“大地震”,身不由己地被抛入了文学批评的风口浪尖。围绕贾平凹及其创作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能够从贾平凹的“乡下人”姿态定位这一审美态度着手,进而去研究他的审美追求和品格的人还几乎没有。本论文围绕这个中心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贾平凹的“乡下人”的身份定位和审美态度来探讨作家生活环境及其文化价值取向对其创作的影响,既是“城里”人又是“城外”人的贾平凹,以“乡下人”的审美态度和文化价值取向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无疑定位是准确的,因此他取得了成功。
第二部分主要以“自然美”和“女性美”两个颇具贾平凹审美特色的意象来对作家的审美追求展开论述,纵观迄今的文学创作乃至整个的艺术创作,可知贾平凹其实一直都在探寻一种比较契合自己的人格心性、比较适于表现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人生境界与精神境界的艺术审美风格。
第三部分是对作家的审美品格进行了论述,作家的审美品格一是表现在对在“卧虎”、“汉罐”与“大汉雄风”的体验与领悟中,对散文的境界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二是由对“山石”的玩味、崇拜、参悟一直到“化身为石”、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山石”也就成了作家自我品格和人格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