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所研究的课题中,对目前铝合金搅拌摩擦加工中广泛应用的搅拌头结构进行改进,搅拌头端部为平面且不设置搅拌针。其加工原理是,搅拌头在高速旋转的同时,向被加工表面均匀进给,接触工件表面后压入工件表面涂层一下一定深度。高速旋转的搅拌头通过加工剪切力和热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搅拌头接触的涂层及铝合金基体表面层的温度迅速升高,使涂层中的粘接相和铝合金基体表面层软化,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时,涂层中的高速钢组织和铝基体组织会发生相互迁移,在搅拌头压力的作用下,喷涂过程中产生的孔隙被填充,涂层的致密度得到提高。经过强烈塑性变形的金属会发生动态回复和再结晶,形成细小的再结晶组织,同时,在涂层和基体界面上,由于塑性变形会使基体表面Al2O3氧化膜破碎,随着再结晶的发生,涂层中的Fe相和铝合金基体之间产生融合,涂层和基体之间会产生元素扩散,导致涂层和基体之间发生固相连接,形成复合表面层。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中,通过研究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搅拌摩擦加工参数对复合表面层的致密度、显微硬度、界面和基体表面层组织、结合强度以及复合表面层表面耐磨性的影响规律,揭示出搅拌摩擦加工强化铝合金表面涂层的机制。当搅拌摩擦加工工艺参数为:搅拌头转速3000r/min,进给速度为15μm/s时,进给量为90μm,分3次加工,获得了组织比较均匀的复合表面层,其组织中检测有Fe3Al化合物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