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锁模超快光纤激光器及其宽谱特性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高脉冲峰值功率以及窄脉冲宽度,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一直是激光器领域的重要分支,在生物医学、微加工、光通讯、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低维纳米材料相关研究的飞速进展,发现了各种不同的具有可饱和吸收效应,宽带响应的低维纳米材料。基于低维纳米材料可饱和吸收体(Saturable absorber,SA)光纤激光器是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实现脉冲窄化,产生不同类型孤子输出成为了重要的研究目标与方向。利用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NPR)机制产生超短脉冲则是另一个热点方向,超快工作者致力于发展超短脉宽,宽光谱输出的光纤激光器,非常适用于光学频率梳、多光子显微成像和阿秒科学。本论文主要利用羧基氧化石墨烯(Carboxyl-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GOCOOH)和NPR锁模机制对超短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和掺铥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锁模脉冲孤子的产生及演化特性。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GO-COOH不同孤子态输出掺铒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利用GO-COOH作为SA,对不同孤子类型掺铒光纤激光器进行研究。通过控制腔内的净色散量使激光器工作在不同的色散区,成功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孤子脉冲输出,光谱带宽分别为6 nm、11.38 nm、9.7 nm,脉冲宽度分别为460 fs、320 fs、3.26ps。该激光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启动等特点,可为非线性光学领域研究不同类型孤子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2)基于GO-COOH双波长掺铒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利用光学谐振腔内光纤双折射诱导的滤波效应,开展了基于GO-COOH的单、双波长掺铒飞秒激光器的研究。在谐振腔内色散为净负色散情况下,成功实现了传统孤子单波长和双波长可切换锁模脉冲输出。在低泵浦功率下,激光器输出单波长锁模脉冲,中心波长为1560.1 nm,3 d B带宽为5.1 nm,脉宽为548.1 fs。随着泵浦功率的提升,进一步调节偏振控制器(Polarization controller,PC)的角度和对光纤的压力,激光器可运行在双波长锁模状态。在450 m W泵浦功率下获得了中心波长为1555.2 nm和1531.9 nm的双波长锁模脉冲,波长间隔为23.3 nm。脉冲光谱的半高全宽分别是6.2nm和1.46 nm。该激光系统调节简单、易于搭建,可为在掺铒光纤激光器中产生双波长飞秒脉冲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3)基于GO-COOH C+L波段掺铒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实验上搭建了C+L波段的掺铒锁模光纤振荡器,获得了自启动、高信噪比的锁模脉冲激光。通过控制谐振腔结构,优化系统增益位移效应,成功实现了稳定的C+L波段的传统孤子锁模脉冲输出。当增益光纤长度由0.6 m增加到1.9 m时,激光器输出脉冲中心波长由1560.88 nm增加到1593.3 nm。光谱带宽随着增益光纤的增加而增加,最宽为6.53 nm,对应脉宽为479.6 fs。该激光系统结构简单,可为高速光学采样、光学频率梳等领域研究提供稳定的高信噪比L波段飞秒脉冲光源。(4)宽光谱飞秒掺铒单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实验上搭建了色散管理NPR掺铒光纤激光器,获得了宽谱飞秒锁模脉冲输出。通过控制腔内色散和偏振,成功实现了光谱带宽59.7 nm,腔外压缩后脉宽为85.9 fs的自相似孤子输出,并将其作为种子源输入进双向泵浦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中。放大器采用一级放大,输出端仅熔接一段SMF作为压缩器,在最大泵浦功率下得到了最窄脉宽59 fs,光谱覆盖范围从1400 nm~2000 nm,-20 d B的光谱带宽为553 nm的输出。该激光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易于自启动等特点,可为多光子成像系统提供理想的宽谱飞秒光源。(5)双态孤子可切换掺铒单模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腔内的色散以及偏振态,成功实现了可切换的两种孤子类型(色散管理孤子和自相似孤子)锁模脉冲输出。其光谱带宽分别为17.9nm和63.1 nm,腔外压缩后脉宽分别为219.5 fs和117 fs。选择其中的自相似孤子作为种子源,耦合入仅有后向泵浦的EDFA中,利用3.1 m SMF在最大泵浦功率下,得到了光谱覆盖范围从928 nm到2400 nm的倍频程超连续谱(Super-continuum spectrum,SCS)。该激光系统为研究多孤子可切换的潜在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在SMF-EDFA激光系统中产生超连续谱的可行方案。(6)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实验上搭建了两套NPR掺铥光纤激光器。第一个实验中,通过控制腔内偏振和色散,成功实现了中心波长1810.3 nm脉冲激光产生,光谱带宽3.6 nm,脉冲宽度1.14ps,证明了所定制的光纤器件可以抑制掺铥光纤的长波长发射,使得实现1.7μm可调谐超短脉冲具有可能性。在第二个实验中,利用腔内衍射光栅的滤波作用,实现了波长可调谐的皮秒量级超短脉冲输出,波长调谐范围为1788 nm~1827 nm。该激光系统结构简单、易于自启动,可为多光子成像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提供理想的可调谐超短脉冲光源。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由此而引起的睡眠障碍问题越发显著。睡眠障碍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记忆功能减退等,严重者还会诱发神经障碍类疾病、精神类疾病等。如何有效地调控和治疗睡眠障碍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前提是对睡眠障碍的内在发生机制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大脑皮层、丘脑等结构中神经核团的异常放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开展这些神经
茶树是富氟植物,90%以上的氟主要存在于叶片中,饮茶是人们摄取氟的主要方式之一。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适量的摄入对人体有益,但长期过量摄入会危害健康。目前,关于茶树氟聚集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水培低聚氟、高聚氟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氟在茶树叶片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浓度氟胁迫下茶树生理生化特性;通过转录组差异分析,以期明确茶树中可能的富氟机制,为茶树中氟含量调控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主要研
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价值创造离不开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追求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会产生大量创新能力冗余,如何促进这些当前未被利用状态的创新能力更加有效的转化成价值产出是一项值得企业关注的关键议题。因此,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冗余的成因、分析创新能力冗余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对回答上述问题和帮助企业构筑持久竞争优势并实现价值创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与背景,本文以高技术企业为
光纤超声波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体积小、重量轻、耐高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光纤传感研究领域的热点。常见的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类型主要包括干涉型以及光纤光栅型。干涉型光纤超声波传感器具有种类多样、探测频带宽等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如易受损,对温度、应变等参量存在交叉敏感,在超声波探测过程中易受低频信号的干扰,不易进行复用等。相比较而言,光纤光栅型超声波传感器则具有系统
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但我国马铃薯平均产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马铃薯多连作栽培,特别是南方马铃薯产区还存在年内连作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连作障碍,病虫害增多,产量和品质下降。国内外在马铃薯连作障碍及其控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在一季作区如甘肃、内蒙古等地进行,我国南方多熟制作区的土壤理化性质、生态环境和耕作制度均不同于一季作区,其连作障碍机理机理尚不清楚。本论文利用宏基因组测
矿山开采与金属冶炼是流域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废石堆、废渣堆渗滤液及采空面径流中的重金属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在流域范围内迁移转化。大部分重金属会沿途沉积在河流底泥中,影响底泥中的微生物生境、种群数量和结构等,同时底泥中某些特性微生物长期在重金属胁迫下会产生特定生理活性和功能变化。开展长期经受重金属污染的河流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微生物种群变化特性,尤其是沉积物中特定或功能微生物种群及生
病毒感染、酒精、胆汁淤积和代谢紊乱等因素会引起多种慢性肝病,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而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阶段,逆转肝纤维化对于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至关重要,然而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1]。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肝纤维化已成为慢性肝病治疗中的关键问题。药理研究显示,珠子参具有良好的保肝活性[2]。课题组前期实验证明珠子参总皂苷(Rhizoma Panacis majoris
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组织越来越扁平化、作业越来越多元化、权力越来越分散化,追随者与领导者共同规定一个组织、共同完成一项事业。因此,关于组织的领导理论也在发生演化,领导理论经历了从研究领导特质、领导技能、领导风格、领导情境、权变理论到研究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再到研究变革型领导的演化。而与此对应的对追随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追随者的
21世纪,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涌现,对于功能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也不断促进着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开发。近二十年来,地球资源储量丰富的二维材料(two-dimensional materials,2D materials)的开发一直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二维材料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因其可调节的带隙宽度、强光物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设计机器学习模型来估计人脸的异常行为已经成为人脸自动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模式对医疗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人脸视频中的自动疼痛估计。由于疼痛表情是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来实现的,它可以通过简单的摄像设备进行采集,具有非接触式、方便、快捷等特点。而这种非接触式疼痛评估系统对于诊断疾病、准确治疗、监测医疗进展、缓解病患不适、提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