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就要依规治党,要依规治党就要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目前学界对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研究呈现井喷态势,然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监督须臾也离不开党内法规文化的润养,而学界有关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本文有关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研究将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也将在实践中促进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地实施,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秩序,进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现状综述及评析,采用历史考察与逻辑思辩相统一的方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制度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展开论述,力求在研究视域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本文首先对核心概念党内法规文化进行概念界说,剖析其内在六大基本要素,阐明其内涵、特征及基本功能;阐释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奠定本论文展开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而后研究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法规和政党文化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和政党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与治理思想等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的发展。我党自1921年成立伊始,就开启了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探索征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需求和时代特点。本文分阶段探究党的十八大以前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历史探索过程,分别为1921年到1949年间的初始发轫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党规实践经验缺乏、战争形势严峻等客观原因,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处于初步发展状态,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1949年到1978年间的探索前行阶段,这一阶段我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面执政,开始重视国法党规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中间党内法规文化发展虽遭遇重大挫折,但总体上呈现出前行的态势。1978年到2012年间的全面铺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法规文化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和长足发展。本文力求从九十余年的历史探索中总结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现实启示。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必要性,这是新时代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战略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对成绩和问题进行细致剖析。有利的机遇促使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取得成绩并继续向前推进,而不利挑战则导致问题的存在并阻碍其继续发展。本文将分析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有利机遇和不利挑战,其中,有利机遇包括政党治理法治化提供优良政治环境、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提供广阔视角、全球信息网络化提供新的物理载体、党内法规制度顶层设计渐趋清晰、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建设主体基本完善等,而不利挑战包括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冲击文化建设、全球信息网络化挑战意识形态安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尽健全、党内消极思维影响主体实践、党规文化建设机构仍待继续完善等。针对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正确的人民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不断加强政德建设等来强调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坚定“四个意识”、树立党章意识、确立平等意识、强化民主权利和责任担当意识、提升党规素养等来增强先进的党规意识,通过树立行为合规性思维、权力有限性思维、平衡性思维来崇尚理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强化党内法规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和秩序性来铸造丰富的党规理念,通过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守“四条底线”、坚持依规行为来强化务实的党规行为方式,通过充分把握“党规之治”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地实现“党规之治”来实现远大的规治信仰,以此不断优化党内法规文化的基本要素来促进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针对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条件中的不利挑战,要消弭不利因素的副作用,化不利为有利,在加强建设中首先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服务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结合共进,坚持政治性和法治性协调共生。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营造政党法治氛围、世界文化氛围、网络虚拟氛围来改善外部场域,通过健全党内法规组织机构、建构党内法规人才梯队、调动主体意识与使命感来打造建设主体,通过完善党内“立法”、强化党内法规执行力、实现党内法规文化与制度的契合与互动来强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通过激发象征性载体的内在潜力、扩大党内法规文化的辐射力、发挥各种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效能等来丰富载体介质,以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党上下、党内党外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方能实现。
其他文献
肠纤维化是克罗恩病(CD)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易引起肠腔狭窄,可能导致肠道梗阻、穿孔、瘘管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发生。随着我国C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有效治疗CD肠纤维化成为临床关注重点。目前,CD肠纤维化主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常规的抗炎药物很难有效改善CD肠纤维化。近年来,CD肠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被不断发掘,而相关的治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研究基于这些机制对近年CD肠纤维化的相关治疗进展进行探
目的:分析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收治的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焦点式心理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肾功能及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与AhR相关的信号通路几乎影响每种动物的细胞类型与器官,并与发育、细胞周期调节、免疫等多种关键过程有关。近年研究发现,AhR的表达可以调节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其中在肠道和肠道组织的有关疾病中尤为明显。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IEB)是肠道重要的结构基础和
目的:检索并汇总住院病人跌倒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NIC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指南网、中国
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优质、放心的自来水,是供水企业的责任。当供水价格和市场稳定时,成本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可持续发展。同时,2021年6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对供水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供水企业需要对成本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节约用水成本的目的。当前供水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制定的年度目标必须考虑到供水
为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深度挖掘地理信息在智慧水务平台的应用,本文从多角度剖析了地理信息在供水工作中的应用,集成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一套智慧水务融合式一体化企业管理和业务运营平台,从系统平台架构、功能设计方面阐述了GIS在智慧水务平台的具体应用,为城市供水部门高效运行提供了决策依据。
植被覆盖度(FVC)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揭示长时序FVC时空分异特征及识别主导影响因子可为评估地表植被状况提供科学参考。以天津市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的199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结合像元二分模型计算FVC。运用一元线性回归、F检验进行FVC时空演变趋势分析,利用变异系数、Hurst指数分析FVC波动情况及未来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
光伏发电是绿色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原有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发电系统。并对发电光伏系统进行研究,提出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采用光照传感采集光照强度的方式建立传感器模型,通过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作为执行设备,能够实现自动追踪太阳光线,在软件上采用模糊PID方式,增强系统鲁棒性,在加入一定扰动后,也可以回复原有最佳采集角度,可以提高太阳能采集效率。
一度流行于1900年至1903年间的“爆炸电影”是如今少人问津的一种戏法电影。作为一种吸引力元素,“爆炸”也是一项视觉生产的技术,具有一种作为电影奇观的展示功能,提供了更“可见”的视觉世界。电影奇观的展示功能与爆炸的展示功能具有一种同源性。在电影缺乏成熟展示手段的情况下,爆炸凭借孤立、分离和捕捉物体的能力成为一种“电影假肢”,对电影奇观语言的产生、演变以及视觉表现手段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品方:浦睿文化出版年:2021-7页数:292定价:14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35694638《中国妆容之美》以古画、雕塑、壁画为入口,以诗文典籍为辅助,展示中国古代妆容细节,探讨历代女性地位与东方审美,同时以29组真实妆容复原图,再现中国历代女性妆容之美。该书从夏商周的文身起笔,历数素妆风行的周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