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复杂因素耦合分析及多尺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有着缩短公路里程、节省时间、减轻生态环境破坏、克服自然灾害等特点。并且海底隧道与其他隧道相比,其还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以及受外界干扰较小的独特优势。但是隧道工程施工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隧道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大多数事故是由多因素风险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引起的,并且风险事故的发生蕴含着一条从“因素级→事件级→系统级”的风险链。因此,本文以宁波某近海隧道为背景,从“因素级→事件级→系统级”的多尺度视角,研究风险因素作用机理。首先研究该项目安全风险因素的耦合特性,分析了风险因素的层次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深层因素”耦合的动态发展趋势;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因素变化对风险事件变形的影响;将数值模拟与风险评价相结合,由事件的变形量计算新的风险值,得到风险因素尺度改变对事件尺度风险值的影响,进而导致系统尺度风险值变化,实现宁波某近海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多尺度评价。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探明了宁波某近海隧道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耦合特征以宁波某近海隧道工程项目为背景,分析并识别了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通过DEMATEL-ISM-耦合度模型对其进行耦合度量,并探讨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得到了风险因素的在系统中的耦合重要度,建立了影响因素多级递阶混合模型,分析了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层次结构,得到了不同因素间的耦合程度。结果得出:人的因素和管理因素需要重点控制,并且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因素十分复杂,具有分级模式;近邻因素主要是环境和技术因素,最接近事故的发生,深层因素主要是人、物以及管理因素,具有较好的隐蔽性。(2)揭示了施工安全风险“深层因素”耦合的发展趋势运用系统动力学对深层因素耦合进行风险动态模拟,通过Vensim数值软件对深层因素“人—物—管”耦合做出动态预测,并通过改变单个耦合系数、同质因素耦合系数、异质耦合系数对深层因素耦合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得出:深层因素“人—物—管”耦合的风险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持续增加的,是一个逐渐累积且不可逆的过程;在敏感性分析中,无论是同质因素还是异质因素的变化,人和管理的因素在深层因素耦合中的影响变化都是最高的;异质因素的变化对耦合系统风险水平的影响明显高于同质因素。(3)建立了宁波某近海隧道工程项目暗埋段变形分析的数值模型以宁波某近海隧道工程的暗埋段K7-520~K7-580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对隧道基坑在开挖及支护的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围护结构竖向位移做了研究分析,并将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通过调整6个近邻风险因素参数对隧道基坑变形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其对基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现场实际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揭示了风险因素变化对风险事件变形值的影响程度;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了合理的支护参数范围,支护体系参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并不是只需要满足变形控制。(4)实现了宁波某近海隧道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的多尺度评价以“近邻因素”作为多尺度评价的因素级尺度,基于WBS-RBS方法识别了宁波某近海隧道基坑施工风险事件对应的风险因素,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以“土体力学性能”和“围护结构刚度”两个因素变化得到的风险事件变形为例,计算变形量对应的新的事件级风险值,得到系统级风险值的变化。分别分析了单因素和双因素的变化对风险事件的耦合作用,得到宁波某近海隧道多尺度评价结果。结果得出:本隧道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的得分为62.78,属于高风险项目;风险因素的改变会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系统的安全风险状态;在双因素耦合的情况下,项目的系统级风险具有急剧增加的趋势。
其他文献
<正>110接处警是指110报警服务台负责全天24小时受理公众紧急电话报警、求助和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现时发生的违法违纪或者失职行为的投诉,共包括了接警、出警、处警三个过程。一、110接处警的产生背景(一)户籍改革,流动人口逐步增加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原有城乡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城乡二元型社会结构,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开始受到严格控制。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户籍制度发生了松动。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间质水肿、肺癌等肺部疾病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肺成像技术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常用的X射线、磁共振技术有较强的辐射性。超声层析成像(Ultrasou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USCT)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无辐射安全性好等优势,适用于人体组织成像,可辅助医生进行病灶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好的医用价值。USCT技术通过测量超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地下采矿诱发山体崩滑发生机率随之增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为了减少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国内外对采动滑坡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采动滑坡不仅会对地下与地表的建筑工程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可能会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了采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给矿产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地下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的条件与原因,分析地下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结
随着教育的改革,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学生创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本篇文章就是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研究,结合数学课本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加强数学
目的:探究miR-133a-3p与GCH1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调控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功能作用。方法:利用targetscan、Starbase等生信预测网站及venny在线数据库筛选GCH1上游miRNA(miR-133a-3p)及结合位点,并通过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探究两者靶向关系;利用脂多糖构建体外模型,并通过q RT-PCR、ELISA等方法检测BV-2细胞中miR
地铁车站因其复杂的环境和特殊的施工特点,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巨大损失和影响。深入探究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的致因机理,预测施工坍塌事故的可能性,是地铁车站施工安全管理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为研究视角,结合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地铁车站施工坍塌事故致因因素、机理及预测开展研究。基于事故致因理论,采用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层次模型,在事故案例统计基础上,识别关键致因因素;
随着我国城市更新建设的快速发展,超长结构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为了避免形成对结构不好的有害裂缝,作为一种构造措施的后浇带已被工程界广泛应用。后浇带施工成本与质量问题居高不下,因此,如何经济、合理地改善后浇带施工工艺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某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室楼板和温度后浇带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后浇带宽度对混凝土楼板变形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某超长结构地下室楼板的监测案例,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施工建
绿道是重要的城市绿地组成部分,兼具多种生态、经济和社会属性。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绿道在提供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绿道规划大多是基于地表二维选线,主要受地面坡度、地质条件、植被保护、现有景点等要素的限制,容易干扰动物的迁徙廊道、破坏原有山泉路径,且缺少对远眺观景视线的开发和保护,而山体的生态环境十分敏感,破坏后难以恢复,架空型绿道可以最大化避免传统绿道
<正>2014年10月某日,某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警,某男子在某县一小区人工湖不幸落水。某派出所立即出警。到达现场后,该男子已沉入水底。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找到救援工具准备下水。此时,围观群众郭某说他会水,并主动下到水中,用杆子将落水男子挑起,将绳索捆到其腰部,与民警及群众合力把落水男子打捞上岸。但该男子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落水男子的父亲一纸诉状将某县公安局告上法庭,
期刊
目的 探究紫铆因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糖尿病组(DM组)、紫铆因低剂量组(Butein-L组)和紫铆因高剂量组(Butein-H组),每组10只。测量大鼠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ELISA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肝组织TNF-α和IL-6水平;检测肝糖原含量;计算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