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过现场调查后,在平圩电厂周围共采集了51个表层土壤样品。土样经消解处理后,以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以SPSS、Origin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本论文详细研究了平圩电厂周围51个表层土壤样品中Co、Cr、Cu、Mn、Ni、Pb、Zn、Hg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基线,从而建立了判别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自然与人为的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指标。并以地球化学基线为基础计算了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的地质累积指数、污染程度和污染负荷指数,以这些指标为依据进行了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地球化学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Hg的最小值分别为14.45mg/kg、32.14mg/kg、30.49mg/kg、217.59mg/kg、5.71mg/kg、7.80mg/kg、37.91mg/kg,0.0003mg/kg;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Hg最大值分别为23.38mg/kg、150.01mg/kg、4.60mg/kg、479.63mg/kg、15.83mg/kg、11.92mg/kg、166.65mg/kg、0.3007mg/kg;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Hg平均值分别为18.47mg/kg,89.64mg/kg,18.69mg/kg、362.68mg/kg,10.06mg/kg、9.28mg/kg、70.59mg/kg、0.0193mg/kg;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Hg变异系数别为10.44%、40.47%,30.53%,17.37%,22.82%,9.51%,27.70%、237.01%。
(2)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Cu-Co、Mn-Co、Ni-Co、Ni-Mn、Pb-Ni、Zn-Co、Zn-Cr、Zn-Cu、Zn-Mn、Hg-Mn、Hg-Ni彼此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
(3)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Cr的平均含量高于淮南市的土壤背景值;Cu、Mn、Ni、Pb、Zn的平均含量要低于淮南市的土壤背景值。
(4)以Fe为标准化因子,通过标准化方法确定出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Co、Cr、Cu、Ni、Pb、Zn、Hg的地球化学基线分别为18.62mg/kg、88.70mg/kg、18.25mg/kg、385.69mg/kg、10.13mg/kg、9.26mg/kg、68.57mg/kg、0.0743mg/kg。
(5)采用统计学方法(Lepeltier方法与相对累积频率方法)确定的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Hg的基线值分别为16.65mg/kg,57.50mg/kg、16.09mg/kg、302.95mg/kg、8.66mg/kg、9.09mg/kg、59.08mg/kg、0.0361mg/kg。在此研究区域用统计学方法确定出的地球化学基线基线值要低于标准化方法。
(6)将标准化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确定出的Co、Cr、Cu、Mn、Ni、Pb、Zn、Hg的基线值的平均值作为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基线值,可以得出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Hg的地球化学基线值分别为17.64mg/kg、73.10mg/kg、17.17mg/kg、344.32mg/kg、9.40mg/kg、9.18mg/kg、63.83mg/kg、0.0552mg/kg。
(7)地质累积指数法是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方法,其值越高,土壤受污染的程度越高。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除Hg元素的Igeo的平均值小于0外,Co、Cr、Cu、Mn、Ni、Pb、Zn元素的Igeo平均值均大于0,研究区域各元素的污染级别大多数为1级和2级,属无污染或轻微污染,仅个别元素和个别样点为3级和4级,属中度污染和强污染。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各元素污染级别的大小顺序为Cr>Zn>Ni>Co>Mn>Cu>Pb>Hg。
(8)除Hg元素的污染程度(CD)的平均值小于0外,Co、Cr、Cu、Mn、Ni、Pb、Zn元素的CD平均值均大于0且小于1,研究区域各元素的污染级别大多数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到中度污染,仅个别元素和个别样点属中度污染以上。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各元素污染级别的大小顺序为Cr>Zn>Cu>Ni>Mn>Co>Pb>Hg。
(9)除Hg外,Co、Cr、Cu、Mn、Ni、Pb、Zn的污染负荷指数均在1-2之间,属于中等污染。平圩电厂周围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的区域污染负荷指数为1.05,属于中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