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醛内酯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糖醛酸内酯具有肝脏解毒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是保肝护肝良药,同时还是功能性饮料、食品、化妆品、减肥药等的主要添加剂。而目前该产品生产企业均沿用传统硝酸氧化淀粉制备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存在氧化程度控制困难、氧化选择性差、产品收率仅10%左右、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针对上述缺陷,本文从废弃物资源化、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葡萄糖醛酸内酯的清洁环保工艺进行了研究。   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首次提出以现有生产废液为原料,在无机酸的作用下,制备乙酰丙酸。并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优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以乙酰丙酸与废液糖分含量的质量百分比定义为收率,乙酰丙酸的收率高达35.9%。   2.以制备乙酰丙酸的二级废液为原料,参照目前以淀粉为原料制备草酸的方法制备得到了草酸。并对制备乙酰丙酸过程中产生的滤渣进行了燃烧热的测定,滤渣的燃烧热为-21.70kJ/g,与煤的燃烧热相当。   3.制备了Mn2+改性分子筛型催化剂,并使用IR、SEM、EDAX、BET、XRD对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4.以葡甲苷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进行非均相催化氧化合成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研究。反应工艺条件温和、催化活性好、氧化选择性高、环境友好,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文工作主要围绕葡萄糖醛酸及其内酯的生产废液的再利用,H2O2作氧化剂清洁生产展开。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在开发清洁环保的葡萄糖醛酸内酯绿色生产工艺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生物燃料电池(BFC)分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生物燃料电池。由于媒生物燃料电池比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量更高,已作为一类新型能源,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一直以来,功率问题是影响酶生物燃料电池发展的瓶颈。通过阳极修饰促进电子转移,进而提高酶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成为当前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利用层状金属双氢氧化物(LDH)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同时,制备
植物线虫病害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近年来国内线虫病害呈快速上升,而且生产中使用的杀线虫剂品种单一、毒性大、效果低,急需开发新的杀线虫剂。可喜的是,近年来人们发现聚酮化合物
流动电极电容法脱盐技术(Flow-electrod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FCDI)是一种采用正/负流动电极与阴阳离子交换膜耦合的新型电容法脱盐技术。本文重点探究了采用新型磺化碳纳米管(CNT-S)电极材料制备具有高分散性、良好悬浮稳定性和高比电容的流动电极液的工艺方案,并且成功搭建了一套FCDI脱盐装置,探究了脱盐性能较优的FCDI工艺操作参数,这为推进FCDI技术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