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文:城市边缘属性成因及空间形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业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格局和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但在如何具体实施上,城市学专家和学者各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路。 本文提出了“城市属性”的概念,将这一属性划分为“主流属性”和“边缘属性”两个方面,并对造成城市边缘属性的两个成因作重点探讨。本文认为,形成城市边缘属性的两个主要的成因是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另外,城市梯级地位因素、资源衰减因素和城市功能的残缺性和非独立性也是形成城市边缘属性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城市形态上,由这些因素形成的边缘属性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形态特点也各不相同。论文进一步探讨了而由这些因素所造就的各种类型城市的景观设计手法和应注意的策略。最后,提出城市边缘属性与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上的契合点——即走向生态型的新世纪城市。 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观察城市问题的新视角,并且在对浙江省各地有代表性的中小城市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些结论,由于无前例可循,在一些认识论问题上可能存在偏颇。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以求在更大范围和层面上对城市设计和生态设计上有所启发和借鉴。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城市公交站点建设存在许多问题,除了经济、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以外,规划设计的不足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方面.该文从分析公交站点现状问题入手,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原本建设于城市郊区的污水处理厂逐渐被并入城市内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与刺激性气体,易对周边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造成有害影响。同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建设标准的提高,城市空间作为城市中的"虚体"部分,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文从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
文章开始以玻璃屋顶的能耗为例,阐述了大量的耗能建筑,因建筑师盲目的艺术要求而广泛地存在于各类建筑中,并有不断蔓延的趋势,说明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后继以玻璃屋
旧居住社区的更新是当今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争相关注的热点领域,该文针对目前重建型旧居住社区及其更新中所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建筑策划在更新中的必要性.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剖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绪论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社会背景、范围的界定、目的、方法、框架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阐明了该文研究的起点与方向.第二章至第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关注健康的意识正在日益强烈,急切要求完善和提高居住环境,为现代居住生活带来新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让我
以引进外资,兴办工业项目,加工出口产品,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随着十六
建筑与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非对象性,也就是说,建筑环境的本质不是单纯的物或单纯的审美对象.建筑的本质应该是环境边界对人的影响.建筑现象学理论主要强调通过环
该文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几点现象,认为在城市聚落中存在着人的部分需求未获满足、建筑缺乏灵活性、聚落中人们之间的感情淡薄等问题,提出了聚落的"人态和谐"概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