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黄体生成素(LH)为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所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由α、β两个亚单位肽链以共价键结合而成,其中β亚基决定激素特异抗原性及特异功能的部分。LH在卵泡的发育成熟及自然月经周期调节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卵泡期低水平的LH可使卵泡发育受阻,雌激素(E2)水平降低,排卵前LH峰的缺失可造成排卵障碍,黄体期低LH可影响黄体功能,甚至发生黄体功能不全,孕酮(P)的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内膜的分泌反应及胚胎着床。在超促排卵的过程中,人们会关注降调节引起的LH降低,并给以补充。但在自然月经周期中,大家多关注高LH对月经、生育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容易忽略低LH的影响。研究LH在自然月经周期中与各项卵巢激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低LH对卵泡发育、月经周期的影响,提高大家对低LH的关注,并为女性不孕及妇科内分泌疾病提供诊疗依据。目的1、研究月经周期中LH与各项卵巢激素之间的关系;2、研究不同水平LH对月经周期的影响;3、研究不同水平LH对卵泡发育的影响。4、研究不同水平LH对黄体功能的影响方法1、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20-35岁月经规律的女性20人进行病史询问;2、月经第2-4天、抽血测基础FSH、LH、E2、P及INH A,并在同一天早晨用B超测双侧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及卵泡大小;3、卵泡中期测血清FSH、LH、E2、P及INH A,并在同一天早晨用B超测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泡个数及卵泡大小;4、围排卵期测血清fsh、lh、e2、p及inha,并在抽血的同一天早晨用b超进行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卵泡计数及卵泡大小测量;5、黄体中期血清lh、e2、p及inha,并在抽血的同一天早晨用b超进行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卵泡计数及卵泡大小测量。6、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检查结果,早卵泡期lh均值为4.56±1.90miu/ml,按照均值+标准差及均值-标准差分为三组,a组为lh<2.66miu/ml、b组为2.66≤lh<6.46miu/ml、c组为lh≥6.46miu/ml,分别计算fsh、lh、e2、p、inha及卵泡直径在各时期的均值并绘制均值折线图;月经周期绘制柱状图;分析lh与各项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基础lh对整个月经周期中的e2水平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各时期,基础lh越高,e2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lh对整个月经周期中的fsh水平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各时期,基础lh越高,fsh水平越高,其中早卵泡期fsh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基础lh水平在不同时期对p水平有不同影响,围排卵期以前基础lh越高,p水平越高,围排卵期及以后,不同lh水平其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时期基础lh对inha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优势卵泡选择以后的晚卵泡期,基础lh越高,inha水平越高,此时期相关性分析时发现lh与inha呈负相关,rs=0.728,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时期不同水平lh对inha水平未产生明显的影响。5、不同时期基础lh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优势卵泡选择以后的晚卵泡期,基础lh越高,卵泡直径越大,反之,基础lh越低,卵泡直径越小,而其他时期不同水平lh对卵泡大小未产生明显的影响。6、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基础lh水平越高,子宫内膜越薄,其中早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基础LH越低卵泡期及月经周期的长度越长,其中早卵泡期月经周期长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期的长度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LH与卵泡期及月经周期的长度均呈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0.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有排卵周期中,基础LH值的差异对女性卵巢各项激素水平(E2、FSH、P、INHA)具有不同影响,LH低,激素水平则低,反之则高;2、在有排卵周期中,基础LH值对卵泡发育的影响:LH低,卵泡发育较小,反之则大;3、基础LH水平对子宫内膜的影响:LH越高,内膜越薄;4、基础LH水平对月经周期的影响:LH越低,卵泡期及月经周期延长,对黄体期几乎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