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布复合材料湿式摩擦与磨损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l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式摩擦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在航空、船舶、工程机械和汽车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化技术的发展变革,车辆、设备的功率、速度和载荷日益提高,湿式摩擦工况条件日益苛刻。传统湿式摩擦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能受到材料组成和制备工艺的约束,很难满足高速、重载等极端工况下的使用要求,亟需发展新型高性能湿式摩擦材料。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和耐磨损等优异性能,采用碳纤维布作为增强材料,可望大幅提高湿式摩擦材料热负荷性能、承载能力和摩擦磨损性能。碳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简称碳布复合材料),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湿式摩擦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纤维布的纺织型结构使其表面凹凸不平,摩擦过程中纤维束凸起部位局部承载容易造成纤维束的脆断并引发摩擦系数波动和剧烈磨损,使其自身优异摩擦性能难以正常发挥。改善碳布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提高碳布复合材料的湿式摩擦稳定性及耐磨损性能,是碳布复合材料在湿式摩擦领域推广应用中亟待攻克的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碳布复合材料纺织型凹凸形貌造成局部磨损引起摩擦性能不稳和剧烈磨损问题,围绕其在油润滑和水润滑两种典型湿式摩擦工况下的摩擦改性及在随钻测量短节上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浸渍工艺制备出石墨改性碳布复合材料,通过热物理性能、湿式摩擦磨损数据的测试和分析,研究了石墨颗粒含量和石墨粒度等关键参数对碳布复合材料油润滑工况条件下湿式摩擦性能的影响,发现和揭示了石墨颗粒与碳纤维的协同作用,以及对碳布复合材料磨损机制的影响规律。针对石墨润滑性能受湿度影响的问题,采用二硫化钼对碳布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油润滑工况条件下二硫化钼含量对碳布复合材料湿式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摩擦面元素组成及价态转变的表征分析,深入研究了摩擦接合面的摩擦化学反应,揭示了金属对偶件的磨损机制。采用原位生长碳化硅纳米线的方式,制备出碳化硅纳米线改性碳布复合材料,解决了碳布复合材料改性过程中存在的纳米材料分散性难题。研究了前驱体含量对碳化硅纳米线生长形貌、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碳布复合材料油润滑工况条件下湿式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碳化硅纳米线改性碳布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设计搭建了水润滑岩石摩擦试验平台,采用金刚石、碳化硼和碳化硅颗粒制备出改性碳布复合材料,研究了硬质颗粒种类、金刚石颗粒含量及金刚石颗粒粒度对碳布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水润滑岩石摩擦工况下碳布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针对电磁无线随钻测井系统对测量短节无磁性和耐磨损性能等特殊要求,通过对碳布复合材料连接方案、粘接影响因素和缠绕成型方法的研究,实现了硬质颗粒改性碳布复合材料在测量短节的应用。通过现场定向打钻施工试验,完成碳布复合材料测量短节随钻测量功能和耐磨性能的检验。证实了本论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拓宽了碳布复合材料湿式摩擦应用领域。
其他文献
陕西省府谷县老高川乡的王大夫梁剖面堪称陕北“三趾马红土”的代表性剖面,在同一地点采集到3个不同层位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数千件,材料丰富、保存较为完好。是中国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地史时期非常重要的化石宝库,也是这一时期地层学、化石埋藏学以及古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窗口。作为新生代地层中最重要的化石物种之一,三趾马类(Hipparionine)因其标准化石的属性对生物演化、地层学、古生态学和古地理学等有着重
C/C复合材料作为空天飞行器及其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而LAS玻璃陶瓷作为一种介电性能独特的功能型高温材料,在高温吸波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固有的低强度和高脆性,加工性极差,难以实现大尺寸、复杂构件的成型,致使其实际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实现C/C复合材料与LAS玻璃陶瓷的可靠连接,可充分发挥二者的各自优势,从而达到结构与功能
不同条件下光与相干介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外场与物质互作用过程的微观机制。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极端条件下的光场获取已成为可能,如超强的少周期超短脉冲。当此少周期超短脉冲与量子系统相互作用时又引发了许多新的物理现象,比如载波包络相位效应,因而给量子态操控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光场与相干介质相互作用时非线性效应的
Nb-Si基超高温合金以其高熔点、低密度、良好的高温强度等性能而成为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但其低的室温断裂韧性和较差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合金化是改善Nb-Si基超高温合金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最有效的方法,而定向凝固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通过在Nb-Si基超高温合金中添加Ti、Cr、Al、Hf等合金化元素形成Nb-Ti-Si-Cr-Al和Nb-Ti-Si-Cr-Al-Hf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生活中诸多结构或者物体表面经常会遭受到各类冲击物或者爆炸物等的冲击载荷作用。例如: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相撞的事故,飞机轮胎在跑道上滑行时卷起地面上砂石对底部舱门的冲击,飞鸟对于飞机风挡玻璃的撞击等等。因此在上述这些领域对材料和结构的防护性能都有着极大需求。在各个工业领域随着材料的迅猛发展,具有低密度、高强度、抗冲击性能优良等优点的轻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聚合物材料得到了研
姿态控制是航天器完成空间任务的前提和保障。目前,空间任务的难度愈来愈高,对地观测、交会对接、深空探测等太空活动要求姿态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和可靠性高等性能。然而,航天器自身具有的高度非线性和太空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姿态控制器的设计困难重重,传统的控制方案已无法适应诸多现代航天任务的要求。因此,为航天器设计符合新时代空间任务需求的控制方案势在必行。本文以齐次性理论、滑模控制和反步法为基础,在考虑外
实现复杂构件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已逐渐成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性能提升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激光立体成形技术所具有的无模具、短周期、数字化、高性能复杂结构零件增材制造成形等优势,已使其逐渐成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复杂构件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的一条重要实现途径。然而,对于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端部件应用非常广泛的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其大多数在激光立体成形过程中常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热裂敏感性,使得激光立体
在铝合金中引入过渡金属元素(TM)可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这一点已经通过快速凝固技术(RS)和粉末冶金技术(PM)得到了证实。但是,这两种工艺的制造成本都很高,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因此,材料科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求一种全新的铸造铝合金,该合金可以通过传统铸造工艺在铝基体中获得大量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第二相。Al-4Ni-2Mn合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研究认为引入Ni元素可以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细小的
H(?)rmander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给出了由向量场构成平方和算子的亚椭圆性的开创性结果,对退化椭圆偏微分方程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Stein提出将齐次幂零Lie群上的分析用于研究偏微分方程的思想后,齐次幂零Lie群上偏微分算子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作为齐次幂零Lie群的特例Heisenberg群和其上的次Laplace算子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研究了Heisenberg群与次椭圆算子
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以及优异的力学、电学、磁学、光学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对纳米碳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微纳米力学实验手段的局限性,原子模拟方法的限制和纳米碳材料自身结构的不完整性等问题,仅凭实验测量或原子模拟难以揭示较大分子结构的纳米碳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分子结构力学理论建立了纳米碳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