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402771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搜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期间行64层螺旋CT检查者58例。对照组:20例,病例组:38例,均结合病史,肝功能及B超检查等,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采用GE64层螺旋CT机进行上腹部增强容积扫描,从膈顶至肝、脾下缘进行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优维显85~90ml,流率为3ml/s,进行增强扫描,每次1次屏气完成上腹部扫描。对所采集的门静脉期原始图像数据进行最小薄层重建,将薄层重建图像传至Vitrea工作站。在Vitrea工作站中,对采集的门静脉血管薄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主要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分别显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胃左静脉等门静脉主要属支和侧支循环。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组间门静脉主要属支管径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胃左静脉管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病例组门静脉属支管径显著大于正常组。病例组不同肝功能分组间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胃左静脉管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肝功能分组间的门脉系统主要属支管径无显著性差异,肝功能对管径无显著性影响。有无胃/脾-肾分流的病例,两组间门静脉主干管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前者门静脉主干较后者增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胃/脾-肾静脉分流对门静脉主干管径宽度有影响。 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管径与肝功能分级间无相关性;自发性门体分流的存在降低了门静脉压力,改善门静脉高压状态;数据表明不同腹水量及病因在门静脉主干管径扩张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一、打破犁底层犁底层是指耕作层以下较为紧实的土层,定植前菜农朋友虽然都会翻耕土壤,但是翻耕较浅,土壤深翻30~35厘米才能打破犁底层。深翻的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菌
康复医学概论作为康复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授课教师注重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学人文情怀、科学素养、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的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离体SHSY5Y细胞多梯度低温停循环模型的建立  目的:  离体条件下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多梯度低温停循环(HCA)模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免疫学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并确诊为神经精神狼疮患者124例(为NPSLE组),同期
目的:原发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PGD)为肌张力障碍中的一大类,建立PGD诊断要求常规影像学检查无病理改变。然而,已有许多影像学研究报道PGD患者脑组织存在明确的结构性改变,包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