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秀拉》中女主人公的伦理选择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ia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关注黑人群体的生活状态,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追求自我及个性解放的艰辛。1973年《秀拉》出版,1975年获得了国家图书奖提名。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主要描写了秀拉反抗种族和性别歧视,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追求,本论文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秀拉伦理选择及其悲剧的分析,探究了莫里森的创作思想,即黑人女性的解放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黑人社区,建立和谐团结的黑人社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结构框架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莫里森和她的小说,概述了国内外对《秀拉》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包括兴起背景,理论方法,相关术语和对分析《秀拉》的意义。第三章阐释了秀拉的非理性伦理选择。通过分析秀拉在小鸡死亡事件、目睹母亲汉娜烧死和送外祖母伊娃进养老院三个事件中做出的伦理选择,探讨秀拉错位的伦理观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非理性意志及价值判断。第四章从婚恋伦理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秀拉婚恋观的形成,在婚恋中做出的伦理选择及其所处的伦理困境。第五章主要阐释了秀拉的行为触犯了家庭、婚恋的伦理禁忌,打破了黑人社区的伦理秩序,最终使自己脱离了黑人社区,导致死亡的悲剧。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再次表明黑人的解放,尤其是黑人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和谐共进的黑人社区,秀拉违背社区伦理秩序,脱离社区的伦理选择是导致其悲剧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日益迅速的经济全球化带动并加速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跨文化交际将日益增加。跨文化交际对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至关重要,它也有助于某种民族文化
学位
随着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开始关注广告,研究广告语言。但对于广告中的双关语,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修辞等角度,对于广告双关语如何产生受众欢迎的效果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