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中继通信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具备扩展蜂窝小区的覆盖范围和节省移动终端功率消耗的优点。中继技术的出现使单天线移动设备获得了类似多天线条件下的分集增益,提高了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其中多址接入中继信道(Multiple Access Relay Channel, MARC)因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二章介绍多址中继技术,并结合无线信道的特征,对双向中继信道模型、多址接入中继信道模型以及分集合并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重点研究了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址中继信道模型。论文第三章研究了选择合并方案下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协作中继信道,分析了自适应中继方案中的四种中断情况,基于中断概率和分集增益性能来评估中继在自适应模式下的总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分集增益上选择合并方案下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协作通信优于点对点传输。论文第四章研究了最大比合并方案下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协作中继信道,并就两个时隙的功率分配比对中断概率的影响进行深入讨论。根据中断概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个时隙分配更多的功率能够使系统运用网络编码的性能更好。论文第五章研究了一种基于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的网络编码方案,即考虑在中继系统中运用译码前传和静态异或网络编码,该多址接入中继信道具有2个源、2个中继和1个目的节点。本章致力于通过分析中断概率性能来研究中继选择方案,而中继选择方案所需的链路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QI)各不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在双中继配置下,该结合网络编码的多址中继方案通过选择更好的中继就可以获得比单中继更好的中断概率性能。